动物脂肪加工成油?
目前所知,饱和脂肪含量最高的都是植物油——第一是椰子油,饱和脂肪86%左右;其次是可可脂,含量达59.7;棕榈油的饱和脂肪比例也有49%左右——算超过绝大部分动物脂肪。
动物脂肪里,目前了解饱和脂肪最高的应该是牛油,49%左右,与棕榈油持平;其次是羊油,47%左右——在动物脂肪里,也就牛油和羊油是「以饱和脂肪为主」的(其单不饱和脂肪一般比饱和脂肪略微低些,占41%左右)。
而猪油的饱和脂肪有39%左右,鸡鸭鹅油的有30%左右——在这些油里,主要的
不是
饱和脂肪,而是单不饱和脂肪
:猪油和鸡油的有45%,鸭油的有49%,鹅油的有56%。还有些鱼类脂肪是「以多不饱和脂肪为主」的,比如三文鱼油(40%)。
另外,鲸脂(27%)、安康鱼肝油(24%)、鳕鱼肝油(23%)的多不饱和脂肪水平也都较高。
在植物油里,「以多不饱和脂肪为主」的主要有亚麻籽油(66%)、核桃油(63%)、大豆油(58%),芝麻油也勉强算——42%,其单不饱和脂肪也有40%。
其他的植物油往往都是「以单不饱和脂肪为主」,比如葵花籽油(45%)、花生油(46%)、牛油果油(70%)、橄榄油(73%)。
我们看到:无论是含饱和脂肪最多的几种,还是含多不饱和脂肪最多的几种,都是植物油。
而大多数动物油和植物油,都是以单不饱和脂肪为主。
如果不算椰子油、可可脂、棕榈油、三文鱼油这些不常见的油脂,也不算单不饱和脂肪,那么在常见油脂种类里,动物油确实普遍比植物油含有更多的饱和脂肪,而植物油往往含有更多的多不饱和脂肪。
要怎么理解这点呢?
也许可以这样想:
饱和脂肪,尤其是长链的饱和脂肪酸,是生物所能有的最高效、最稳定的储能形式——因为结构上是直链的,所以也容易报团凝聚,从而会让油脂的整体熔点偏高,也就是容易凝固成固态——比如牛油在40℃以下就是固态了,猪油在30℃以下,椰子油在20℃以下也都会凝固。
多不饱和脂肪,在结构上碳链会打好几个弯,不容易报团凝聚,从而会让油脂的整体熔点偏低,也就是不容易凝固成固态——我们很少看见凝固的豆油、花生油——但也正因为这种结构,多不饱和脂肪很不稳定,温度稍微高点就很容易氧化变性。
在猪牛羊、鸡鸭鹅等内温动物体内,温度一般都很高,所以大量的饱和脂肪不会凝固,从而不会干扰生物体内的细胞活动——而如果在这样高的温度下储存大量的、不稳定的多不饱和脂肪,只会增加氧化变性的风险。
而植物没有恒温机制,只能听命于外界的温度变化,虽然饱和脂肪储能最高效也最稳定,但如果油脂凝固了,生物体内的活动就不免受到影响——于是它们用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来降低其油脂的熔点(为了防止多不饱和脂肪的氧化,它们又会制造大量的抗氧化剂,比如维生素E)。
同理——生长在热带的植物,比如椰子、棕榈、可可,往往有大量的饱和脂肪,因为外界的温度往往足够高,即使是饱和脂肪也不容易凝固。
同理——生长在寒冷地带的水生动物,比如三文鱼、安康鱼(深水鱼)、鲸鱼,往往有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尤其是没有恒温机制(「外温动物」)的多数冷水鱼类,为了不让体内的油脂凝固,增加多不饱和脂肪的比例是一个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