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颜料层翘起怎么修补
油画表面出现裂纹是非常常见的损坏状态,也分几种情况:
1,上光油层裂纹,原因:使用了硬树脂溶液作为上光油(琥珀油),时间久了(几十至几百年),就会出现龟裂,同时颜色会变得很暗,处理方法是用安全溶剂小心清洗掉这个光油层,重新用软树脂光油(达玛光油)涂刷表面,同时可恢复画面颜色的明度和纯度。有时软树脂光油涂层过厚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处理方法同上。也有人为了作旧,专门用热榨亚麻油或清漆做上光油,很快就会变黄变暗,出现裂纹。
2,色层裂纹,原因:绘画技法不当,没有严格遵循肥盖瘦的原理作画,下层油大,上层颜料里又掺了松节油,有时会造成颜料开裂及剥落。也可能是材料不当,比如有人用沥青代替黑颜料作画,时间长了沥青会向下流淌,开裂,出现龟裂。再有,使用蛋坦培拉技法应用于油画中,色层衔接不当,也会龟裂。
色层龟裂问题,国际目前的统一认识是无法修复,无法处理,也不需要处理,有些人早期曾对色层龟裂的古画进行修补,在裂缝处填补颜料,但颜料会在一年内迅速变暗,使画面效果变得更差,并对裂缝处颜料产生新的应力作用,导致绘画损坏加重。所以如果你的画是这种情况,就不要动它了,吸取教训,今后多讲究技法吧。
3,底料层裂纹,原因:底子制作不当,底料中粉含量过多,底层过厚,画作在保存过程中,随温度湿度变化,不断产生变形,底料层开裂难免,另外,外力作用也是原因之一,比如磕碰。
如果裂缝在底料层上,还是可以修复的,专业方法虽有效,但非常繁琐困难,不适合个人操作,建议,如果是自己的画出现了底料层裂缝,看看是否伴随有画布局部变形,看背面比较明显,如果是平的就不要管它,如果有突起,就用潮湿的热毛巾,慢慢擦拭该处背面,不要太湿,放置一会,变形就可好转,反复操作几次,就可以消除变形,正面的裂缝就会变得不明显甚至完全看不出来了。
总的来说,裂缝类的损坏主要原因都是制作技法失当造成的,还是要及时修正自己的绘画习惯,防患于未然。
谁能具体解释一下油画罩染
在传统古典油画技法中,罩染和塑造是交替进行、互为补充的,这使得油画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如果没有含粉厚色的基础,纯粹的罩染是不可能传达出色彩在纯度上的层次,因为只用透明色是无法表现出各种程度的灰色变化的,更无法表现出肌理上的差异感。相反只有如直接画法的塑造又不可能获得在色彩上既透明又具有灰色在纯度上的灵活性,而且也不能形成色层的丰富感,更不能获得氛围上整体笼罩感。
在传统油画的制作过程中,总是以塑造来完成建立形体、坚实形体、突出肌理的任务。另一方面又总是以透明或半透明罩染来平衡和协调形色的大关系,体现微妙的形色、肌理、层次上的变化。这两方面的不断补充和调整便形成了传统油画那实在、丰富、细腻、润泽、透明的完满品质。
罩染是指用调色油或媒介剂稀释颜料来进行透明或半透明薄染的方法。它是传统油画技法中最重要而特殊的一种技法,它直接将油画形色中既润泽又透明的特性和优点显示出来,成为后人在技法上一直追寻和研究的课题。没有透明罩染便没有古典油画中的素描层次、肌理层次、色层层次、冷暖层次。我们知道古代油画都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通过多次覆盖、罩染达到最后效果。塑造是传统油画重要的基础步骤,那么罩染即是对这一基础逐步推进的手段。首先它可以逐渐加强明暗对比,其次可以加强色彩的饱和度,另外可以同时使某些部分在形色上统一、柔和,最后还可以达到强化肌理的作用(即将偏深的透明色积染在偏亮的肌理沟缝之中,使肌理明显)。半透明罩染则是对透明罩染的一种修正与补充,在多次罩染中,因油积过重,有时会显得色彩焦灼(即过分饱和),这时可以用含粉的半透明罩染给予弥补(半透明色是指含有粉质的颜料的稀释色),这样既达到罩染的目的,又不至让一些含蓄的灰色失去魅力,同时也起到协调与柔和之作用。
但是一切罩染必须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必须遵守“肥盖瘦”的总体原则,每次罩染都应在较为吸油的基础上进行(这与底子有关),渐渐达到结上一层带光泽的膜,而不能在已经很光亮或发粘的基础上不断地再罩染,否则便会带来许多后患,如永远粘手、日久不牢而氧化等。所以罩染的技法要求很高,罩染的次数不能太多,而且必须在层层瘦底塑造的基础上逐渐肥化才能获得一层自然而坚固的膜。在此过程中就要求开始阶段尽量少用调色油(用在松节油中逐渐加调色油的方法),这样才能给后阶段创造条件,以达到油色最好的结膜为目的。每次罩染之间不必等它过干,只要运用软毛笔,而且底子的吸收性适当,都能取得好的效果。间隔时间大概在两天左右,太短会造成油重的积弊,太长而干透后反而影响日后的附着力。不过这种等干的时间还得根据气候的情况而定。考虑到颜料层的耐久性,罩染的油料不能仅用亚麻油或核桃油,尽管它在运笔上的舒适和流畅是无可替代的,也免不了天长日久后的氧化。所以古代艺术家往往加入一些树脂光油,如玛蒂光油、达玛光油,因为树脂是较耐氧化的。另外还有一种称为媒介剂的东西,是由一种加黄铅并熬炼的熟油与玛蒂光油1:1混合后形成的膏状透明物,用以罩染不会滴淌,但其干涩程度不宜于整体进行的画法或画大画,只适宜局部进行的画法或小画的操作。
总的来说罩染与塑造同等重要,两者相辅相成,罩染固然容易出效果,但它也是冒险的,不能过分依赖它,因为油的含量过多毕竟不是好事,会造成日后的变黄、氧化等。如掌握得当却能丰富和统一画面效果,同时达到很好的耐久的结膜结果。
再塑造是指在每次罩染后再进行形体和肌理的塑造,特别是针对一些高点及亮部应进行反复罩染后的反复塑造,这样更能增强形体、肌理及色层的丰富感厚重感,也便于更充分地刻画物象的细节和色彩的细节。再塑造中的一些干皴笔法还能表现出一些细腻的中间灰色,有的把它称为“视觉灰色”,这又是罩染或直接画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罩染还分局部罩染和全面罩染,局部罩染适宜刻画细部,全面罩染则有利于画面的整体关系及整体表面光泽的均匀一致。反之局部罩染过多则会影响这种关系。美术家博客
在我们用反复覆盖、多次罩染进行对物象的塑造、刻画中,免不了会产生对整体关系和气氛的忽视,从形体和色彩上或是肌理和色层上都会顾了局部而失去了整体的关系。这时需要我们用含油量相对浓稠的透明色对整个画面进行全面的罩染,色彩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对总的色调的需要来考虑。这样便可以获得一种浑厚、圆润的形体感;一种谐和、明澈的色彩气息;一种亚光而润泽的表面油层;各种丰富的肌理和色层都被笼罩于其中,产生出一种凝重而浑朴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