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 细节
可以后期刻画用核桃油,流平性更好。还有细节尽量在罩染前完成。
每次上光检查以必要的,吸油是很多人头疼的问题。每次画前需要把画面吸油的地方补油,面积太大就要整个刷一遍了。
坦培拉蛋胶与油画混合,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作为画底,先画坦培拉在上油彩。一个是油性坦培拉,是利用乳剂是油水结合,作为媒介进行绘画。你所说的坦培拉与油画自由结合不行,油彩在下坦培拉在上,坦培拉结膜比油膜脆,很容易开裂。
油画透明画法与直接画法的不同
透明覆色法
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调色油稀释的颜料进行多层次描绘。必须在每一层干透后进行下一层上色,由于每层的颜色都较稀薄,下层的颜色能隐约透露出来,与上层的颜色形成变化微妙的色调。例如在深红的色层上涂罩稳重的蓝色,就会产生蓝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丰富效果,这往往是调色板上无法调出的色调。这种画法适于表现物象的质感和厚实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人物肌肤细腻的色彩变化,令人感到肌肤表皮之下流动着血液。它的缺点是色域较窄,制作过程工细,完成作品的时间长,不易于表达画家即时的艺术创作情感。
不透明覆色法
也称多层次着色法
作画时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然后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成色块对比。由于厚薄不一,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画法没有严格的区别,画家经常在一幅
油画
油画
画作中综合运用。表现处在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时,用透明覆色法可以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则易于塑造处在暗部以外的形体,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19世纪以前的画家大都采用这两种画法,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画完一层后经长期放置,待色层完全干透后再进行描绘。
不透明着色法
也称为直接着色法
即在画布上作出物象形体轮廓后,凭借对物象的色彩感觉或对画面色彩的构思铺设颜色,基本上一次画完,不正确的部位用画刀刮去后继续上色调整。这种画法中每笔所蘸的颜料比较浓厚,色彩饱和度高,笔触也较清晰,易于表达作画时的生动感受。19世纪中叶后的许多画家较多采用这种画法。为使一次着色后达到色层饱满的效果,必须讲究笔势的运用即涂法,常用的涂法分为平涂、散涂和厚涂。平涂就是用单向的力度、均匀的笔势涂绘成大面积色彩,适于在平稳、安定的构图中塑造静态的形体;散涂指的是依据所画形体的自然转折趋势运笔,笔触比较松散、灵活;厚涂则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颜料,有的形成高达数毫米的色层或色块,使颜料表现出质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强化。
油画颜料为什么有这么多种颜色?
这个问题很复杂,首先从理论来说,除了三原色本身和黑白不能调出来以外,其他的颜色都可以用三原色调出来,但也只是理论上而已(貌似光色除外),但是要考虑纯度,明度
油画布吸油怎么办?防止画面吸油与润色处理的方法如何
绘画过程中的吸油现象一直是令画家头痛的问题。粗糙、无光、灰暗的色彩会影响画家的情绪。吸油的原因大致有二方面:一是画布底子刮胶不均匀,局部吸油,补救的办法是在背面刮一层胶,干后再画。二是底层色未干,新色层会出现吸油现象。反复涂改也会出现吸油现象,这与颜料的干燥性能及质量有关。因此,当代画家多采用一次性作画法,从局部入手,逐渐将画面铺满颜色。需要调整时要等色层干透以后再画。如果需要铺大色块,一般采用松节油稀释颜料后薄涂,干后再从局部铺色的作画方法。
油画写生过程中,作画时间集中,需要反复调整画面,吸油现象难免出现,这时可借用润色剂(润色光油)来处理。
润色剂是由人工合成的树脂及挥发性溶剂制成,能使吸油的色层恢复原先的光泽。用喷或刷的方法直接将润色剂涂在吸油的色层上就能起到润色的作用,润色剂不能涂得过多,因为任何油质都会对颜料的色泽有损害。润色剂还能使表层油膜软化。在铺新色层之前,将润色剂涂在已干的色层上,会使新旧色层粘合在一起。全山石先生在已干的大色调上进行深入塑造之前就使用润色剂衔接;画家何多苓则直接用干净的画笔蘸上亚麻仁油,涂在干透的画面上来衔接新色层。用亚麻仁油做润色剂时,一定要在涂完之后用吸水性较强的软纸或布将多余油质吸掉,保留油层越薄越好。
蒜汁也曾被画家用来润色。方法是:将大蒜切开,用切面涂擦画面吸油部位。蒜汁有一定的溶解和复原作用。此方法简便,但只能用于小部位,因有刺鼻的气味,已很少为画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