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油画媒介各种特点和使用?
当然区别大啦。
首先水粉、水彩、丙烯的媒介都是水,说通俗一点就是都是水溶的,画画的时候稀释颜料用的是水。油画顾名思义媒介用的是油。颜料的性质有本质性的区别。
水粉这个东西算是国内的产物,便宜,方便,可厚涂覆盖(但是厚涂易开裂剥落),厚涂可以塑造出类似油画的肌理(但是实际上无法比拟),所以高考前的美术生画色彩都会画水粉画,一个是大量练习材料便宜、方便易得,另一个方面是它薄涂既可以塑造轻薄通透的水粉感,厚涂又可以塑造出油画的肌理感,所以在国内得到了大量的推广。这么一说是不是感觉水粉很牛逼呢,其实并没有,除了练习,很少有人真正的拿他来绘制作品。这和水粉的特性是有关的,他像全能选手,但是样样不精。发灰发黄剥落、遇水即溶,不管是空气中湿度大还是太干燥,他都无法好好保存,所以总的来说,用水粉练习色彩的原理可以,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随便画画可以,但是正儿八经要进行创作是几乎没有人会选择水粉这种材料。
再说说丙烯,同样溶于水,他和水粉水彩最大的区别是,丙烯干燥后会成膜。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防水性。所以很多墙绘会选择用丙烯,后者是一些画在布料上的作品也会选择丙烯(当然还是具有剥脱性,防水成膜效果不如专业纺织颜料)。看丙烯画在什么材质上吧,如果画在光滑的板材上(例如黑板),也是会开裂剥脱的,一刮就掉。
再说说水彩。水彩颜料分为固体和膏体,特点是轻薄透气,可覆盖性弱,也很难进行改动,所以对技术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而且对画材的要求也比较高,纸张有不同的纹路(粗细)和厚薄(克数),吸水性的不同能制造出不同的肌理和纹路,好纸好笔都有点贵的,但是水彩的格调非常高,我虽然是学油画的,但是很喜欢水彩的质感。水彩带出去写生也很方便,不像油画一大堆工具。
油画材料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了。颜料一般是管状,初学买温莎牛顿的就行,笔有猪鬃、狼毫、尼龙(化纤)、羊毛之分,使用最多的是猪鬃和狼毫,猪鬃硬,有粗糙的纹路,狼毫细腻适合细节塑造。用来调和的媒介有稀释剂(松节油)和调色油之分,如果要画古典的画法层层罩染(像镜子一般光滑的画面)还要用到各种树脂。除了笔还必备刮刀,就算画法上用不到刮刀你的刮刀也得用来清理调色盘。油画的特点是可以层层覆盖、更改,肌理厚重,适合塑造,画面效果大气磅礴。油画太复杂,但是把最基础的大部分说了一遍。
建议如果想学的话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或喜好从水彩或油画入手。
红颜色的画布上的格子洗不掉怎么办
实用古典油画技法绘制油画首先要制作画框及绷布,油画技法。如上① 透明覆色法,。 ② 不透明覆色法, ③ 不透明一次着色法,也称为直接着色法。 绷好画布以后就要开始做底,做底一般来说有两种,油底和胶底,胶底不太适合绘制古典油画,油底是最理想的,但油底制作工艺复杂,做好的底要半年以后才可绘制油画,周期较长,也不适合初学者,这里介绍一种方便可行的做底方法,油底和胶底的有点全有,而且方便。这种底就是丙稀底,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在绷好的画布上刷上一遍乳胶,乳胶中不要加水,(乳胶一定要正牌的)一定要刷匀,不能有厚薄,刷完后晾干,切忌曰晒及暖风机!乳胶干透后用细砂纸打磨平整。打磨完成后用白色丙稀+水调和成浓牛奶状的乳液刷一遍,干透后再用砂纸打磨,再用此法刷两遍,第三遍打磨完成后最后再刷乳液两遍,记住,这两遍不要用砂纸打磨。到此,丙稀底已制作完成,这种底子制作简单但成本较高。 底做好后放置3天,就可以绘制油画了,第一步是放样,方法有多种,如扑粉法,硫酸纸转印法,投影仪投影法等等,不过我还是觉得九宫格放样更好。方法是找一块1mm厚度大小适中的有机玻璃,用铁笔在上面划上0.5cm见方的格子,将其放在样稿上,看样稿占据多少格子,然后用4B铅笔在画布上画上相同的格子,铅笔线条一定要轻,以刚刚可以看到为准,因为铅笔线条重了会和油画颜料发生化学反应的。然后用木炭条逐格放样,完成后用毛笔沾墨汁再描绘一遍,类似中国白描。然后用吹气球(摄影用品商店有卖)吹掉木炭灰,切勿用手或毛刷掸,会污损画面的。 当线稿干透后,可以用一份亚麻仁油+2份松节油,调和油画颜料(根据所表现对象的色调)将画面罩染一层。切勿使用单一的亚麻仁油或松节油。等色层干后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在进入下一步工作之前我们先要学会制作几种媒介1、纤维素胶液 2、乳液 3、玛蒂树脂或达玛树脂媒介剂。下面分别介绍: 纤维素胶液:取一份纤维素粉+25倍水搅拌后放置8-24小时(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邮局用的浆糊,只是比浆糊稀得多) 达玛光油:把达玛树脂研磨成粉状,倒入干燥的容器里,再倒入2倍松节油,容器口加盖封好,只需放2-3天,待达玛树脂完全融化后,把杂质过滤后即可使用。 乳液的制作:纤维素胶液一份+亚麻仁油半份+达玛光油半份充分搅拌,然后加入3份水(根据需要酌量添加) 达玛树脂媒介剂:达玛光油一份+熟核桃油或熟亚麻仁油一份搅拌,不要搅动次数过多,要象磨墨一样。 绘制的步骤大致如此: 用白乳液调和钛白粉,用以提亮画面亮部。画法是用笔沾上这种白色涂于画面亮部,用另一支干净的笔将形体上接近明暗交界处的白色向明暗交界处方向轻轻抹去,目的是为了使亮面白色接近明暗交界处的明度与亮部其他地方有所区别,使亮部产生变化。 亮部白色干透后,用油画刀把白色全部刮一遍,然后全画面再薄薄罩染一层带透明色的媒介剂。至此,第二层罩染已完成。 在第三次着色之前,用不加透明色的纯媒介剂把整个画面薄薄地涂一次目的是为了让将要画上的颜色与底层颜色更好地衔接,以后每上一次色之前都需要按此发重复一次。 关于暗部的处理我简化了一些步骤,和传统的古典油画有些区别,采用厚画法,但用的不是纯色,而是根据对象需要而调和的复色,这复色明度不能太低,,而且在调色中调入了白色和其他高明度的颜料,色彩倾向以对象色彩为准,但比对象浅和粉,为的是留出余地,以便罩染。 关于画面吸油问题,确实是另画家头痛的事,吸油后画上去的色彩变灰,看不出正确的色彩,影响新旧色层的衔接,在这方面,我试用过国内生产的许多媒介,均不理想,有些甚至对画面有破坏作用,前苏联画家用的大蒜汁也不尽如人意,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已经有一种进口的成品媒介在国内售卖了,既可以涂在吸油的色层上,使其回复原有的色彩,还可让新旧色层很好地衔接,另外还可以替代玛蒂树脂媒介剂,而且快干,这种媒介剂就是“力可”英文名liquin,只是这种媒介价格高昂,一般习画者恐怕难以承受,不过话又说回来,有总比没有好。 暗部画完后,画面上出现了明度层次的变化,从原来的同一明度进展到明度出现了黑白灰的层次。大的形体关系也随着亮部、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