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人代表作?
1934年参加巴思天教授承包的大型壁画绘制工作及其它建筑工程壁画。在法、比学习期间,曾先后赴奥、德、英、意等国,参观各大博物馆。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油画《纤夫》《哥萨克兵》《静物》《沙蒙鱼》《柠檬》《窗前》《月季》《争论》《人体习作》《坐思》(《流亡者》)《风磨》等。
1935年应徐悲鸿函约回国,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讲师。创作油画《华佗》,原作已佚。
1936年参加中国美术会。与昌斯百、刘开渠三人在中央大学图书馆举行作品联展。作油画《玄武湖上的风云》(已佚)《沐》等。
1937年任中国美术会理事,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中展出油画《出窑》等作品。抗日战争爆发,随中央大学西迁重庆,继续任教。作油画《人体习作》《芍药》《鸭》等。
吴作人作品
1938年组织中央大学战地写生团赴潢川、商丘等前方阵地搜集素材。作速写多幅,有《受难者》等。参加在武汉举办的抗日宣传画展。参加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为理事。创作油画《擦灯罩的工人》《故居》(刘家院子)《人瘦猪肥》《播种》《嘉陵江畔》《晨雾》等。
1939年作品参加赴美国中国画巡回展,参展作品有油画《嘉陵江石门》《老农》《梯田》《晨雾》等。重庆中苏友好协会在莫斯科举办《中国画展》,参展作品有油画《纤夫》《擦灯罩的工人》等。
1941年与唐一禾、吕霞光、黄显之、吕斯百、秦宣夫、李瑞年、王临乙在成都举行八人美术联展。在第三次全国美术展览中展出油画《空袭下的母亲》、《不可毁灭的生命》等作品。
1942年列名为教育部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受教育部之聘为终身教授;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员。作油画《自画像》《碉楼旧居》等。
吴作人作品
1943年4月至1944年初赴成都、兰州、西宁、敦煌莫高窟等地旅行写生、临摹古代壁画。赴玉门油矿收集素材、为全国矿冶展览会作大幅油画《玉门油矿》。
1944年3月在成都与刘开渠、雷圭元、丁聪、沈福文、秦威等组织现代美术会,并举行首次展览会。作油画《祭青海》等。
1944年6月至1945年2月赴青康藏地区旅行写生。作速写和水彩多幅,并开始创作中国画。在康定举行个人画展。展出新作品有:油画《玉树》《青海市场》等。
1945年5月在成都举办“吴作人旅边画展”。同年12月在重庆举办“吴作人画作回顾展”。展出旅边写生、莫高窟所临壁画以及战火中幸存的习作,徐悲鸿、郭有守、陶行知、郑君里等先后在蓉渝两地报刊上撰文评述。
1946年由重庆到上海。与张光字、丁聪等美术家组成上海美术作家协会,并举行第一次联展。在画展中与同为会员并参加画展的萧淑芳女士重逢。在上海举办“吴作人边疆旅行画展”。8月应徐悲鸿之聘到北平接管北平艺专,并任油画系教授兼教务主任。组织北平美术作家协会,任理事长。
1947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赴英国进行学术访问。5月在伦敦、7月在瑞士日内瓦、9月在法国巴黎分别举行个人画展。
1948年在北平组织北平美术作家协会、中国美术院、北平艺专联合展览会。参展作品有《古堡与坟场》(水彩)《喇嘛寺跳神》(水彩,已佚)《惊马》(速写)《兰州郊外》(油画)《藏牦》(中国画)等。12月7日在北平成立综合性艺术团体“一二七”艺术学会。
1949年任全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作油画《解放南京号外》。
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任油画系教授兼教务长。到工厂、农村、草原牧区,水库工地深入生活,写生。
1951年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缅甸。并作速写多幅。
1952年任炳灵寺石窟艺术勘察团副团长,对石窟艺术作发掘整理和临摹工作。参加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工作,任美术组副组长。
1953年任麦积山石窟艺术勘察团团长,对石窟艺术进行勘察、临摹、石刻翻模等。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
1954年作油画《齐白石像》。
1955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斯德哥尔摩世界裁军会议。赴内蒙古写生。作油画《草原云雨》《雨中草原》《原始林》,中国画《套马》《少女像》等。
1956年出席在瑞典隆德举行的国际艺术教育会议。与艾中信、萧淑芳、葛维墨等合作绘制北京天文馆西馆大厅天顶画,惜尽毁于十年动乱中。赴旅顺、大连写生。作油画《三门峡》等。
1957年赴青岛写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速写集》。
1958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赴河北省束鹿县、涿县写生,创作油画《农民画家》、中国画《扁担箩筐》等。
1959年出版《吴作人水墨画选》和油画专辑《海》,作油画《沙漠变绿洲》《李大钊与孙中山》《芍药》等。
1960年赴宁夏旅行写生,为人民大会堂宁夏厅作中国画《枸杞园》《进发》《滩羊》。
1961年赴东北写生。作油画速写多幅。
1962年赴苏州、无锡等地写生。作中国画《太湖》《渔》《仙客来》及油画《月季》等。出版《吴作人画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画选》。
1963年为祝贺中国运动员在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夺冠,作中国画《鹰击长空》。所作中国画《熊猫》由邮电部印制成第一套《熊猫》纪念邮票(共三枚)发行。
1964年作中国画《知白守黑》《忆漠上》等。
1965年作中国画《芍药》。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自此年至一九七二年失去创作自由。
1969年随中央美术学院师生下放河北省磁县部队农场劳动,赋《村北有荷塘》《寐常少》等诗篇。
邵宇、吴作人、萧淑芳、陈玉先、李可染
1972年为国务院国宾馆作画,创作《吴哥朝晖》《贡嘎雪峰》、《镜泊湖》等大幅油画和中国画多幅。作中国画《熊猫》,由邮电部印制成第二套《熊猫》特种邮票(共六枚)发行。作《任重道远》《太湖鱼塘》《横空出世》等。
1974年赴天津大港油田写生,作油画《大海新貌》,并参加全国美展。
1975年赴福建省武夷山等地写生,作有水墨速写《武夷山泉》《象》等。
1976年作中国画《武夷山下》(藏日本长崎唐人馆)《警惕》《金沙云崖》等。
1977年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日本,参加在东京和长崎举行的“中国现代书画展”。为纪念周恩来总理作中国画《展翅重霄》,与萧淑芳、赵朴初合作中国画《丰碑》。作中国画《牧驼图》,选入UNESCO“联合国国际巡回画展”,并于1980年被邮电部制成为邮票发行。为中国驻外使馆作画多幅:《林海雪原·兴安岭》(存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藏原牦牛》(存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作《金鱼》。邓小平出访尼泊尔时赠尼国王。
197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画辑》。作中国画《通天河畔》《戈壁行》《凌云》等。
1979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作中国画《通天河畔》《苇塘玄鹄》《藏原奔牦》。作《长驱远蹈》,邓颖超副委员长出访日本时赠大平正芳首相。作《祁连放牧》,由总理赠德意志联邦总理施密特。
1980年秋至次年春应邀偕夫人萧淑芳先后访问阿根廷和澳大利亚,作速写多幅。《客有问--谈师造化夺天工》,在《美术研究》发表。作中国画《金鱼》(存人民大会堂)《池趣》《长空》《河西牧驼》《翔天》等。
1981年作《戈壁牧野》(存中国驻美大使馆)《天湖泻瀑》《双玄鹄》《雄鸡》等。
1982年率中国代表团赴法国参加在巴黎大宫举行的“中国现代艺术展览”开幕式。中国画《藏原放牧》荣获金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委员会委员。朝华出版社出版《千里云山》《青海之滨观舞》《树熊》《驼羊》《六朝松》等。
1983年赴云贵高原写生、作画。中央美术学院摄制教学录像《师造化夺天工--吴作人的中国画艺术》。任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作中国画《立鹰》作为全国人大赠礼,赠给叶剑英。应埃德加·斯诺基金会邀请,偕夫人萧淑芳赴美讲学、展出作品,应聘为密苏里坎萨斯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和奈尔逊·阿特金艺术博物馆客座中国部高级研究馆长。作中国画《荇鱼》《双驼》等。
1984年法国政府和文化部授予艺术文学最高勋章,授勋仪式于一九八五年在北京法国驻华大使馆举行。赴日本举行“吴作人萧淑芳中国画展”。完成大幅油画《油田的早晨》。作中国画《雪山牦运》《奔牦图》《群鹤翔天》《长寿》等。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摄制《吴作人的艺术》电影片。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名誉董事长。
1985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任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欧洲议会组副主席、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国际和平年中国组织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赴安徽省泾县参加全国油画艺术讨论会,并回茂林村探望故里。作中国画《绿洲灰鹤阵》《他山之石》等,设计《六艺》壁画稿,与李化吉合作绘制山东曲阜阙里宾舍休息厅壁画《六艺》。再版《吴作人萧淑芳画选》中、英文版,并出版中、法文第一版。
1986年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举办吴作人艺术活动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并举办“吴作人画展”,率中国艺术代表团赴新加坡参加新国际和平年活动。在中国与比利时建交十五周年之际,赴比利时参加在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举行的“吴作人萧淑芳中国画展”继此之后又在卢森堡展出。作中国画《世上奇珍》(熊猫)由国家主席李先念赠送英国菲利浦亲王。外文出版社出版中、英文版画册《吴作人的艺术》。作中国画《啄木鸟》等。
1987年应法国外交部艺术活动协会邀请赴法国巴黎塞努希博物馆参加“吴作人萧淑芳画展”开幕式,并参观、访问。在巴黎为旅法华侨举办的“救援中国北方火灾书画义卖”活动捐书法作品五幅。同年在天津举办“吴作人画展”。
吴作人作品
1988年2月比利时国王博多安一世授予王冠荣誉勋章。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应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之邀在香港举办“吴作人萧淑芳画展”,并进行艺术交流和友好活动。作《长城--威尼斯》书画作品,捐国际修复长城,拯救威尼斯委员会。应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奖者李政道教授之请为“二维强关联电子系统国际会议”绘制会标《太极图》,已作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标志。为促进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倡导建立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得到海内外热心中国文化事业人士的支持。作中国画《一览众山小》(立鹰)等。
1989年9月由吴作人倡导,海内外知名人士发起的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在京正式成立。向基金会捐赠个人作品。为荣获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首次设立的青年奖得主分别赠送《艺无穷尽》和《花开两岸》篆书作品。获首届南京师范大学“徐悲鸿奖学金荣誉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传记《吴作人》。作中国画《金尘漠漠迷天处》《千程进发》《地远天高》《半天冰雪一天风》等。
1990年2月应廖静文邀为阳朔徐悲鸿故居陈列馆题匾名。3月为“中国风情油画艺术展”题名,并送油画《海上油田》参展。古吴轩出版社成立十周年之际篆写“十年艰辛风华茂”和“一朝发颖延寿千秋”祝贺。赋诩并书“两岸衣带水,巨匠慕圣师;功德馨千代,垂杨碧万丝”。赠贺以日本艺术大师东山魁夷先生命名的美术馆落成。5月蔡若虹先生从艺六十年之际,书“仰名廿载,同舟卅年;老当益壮,飞马挥鞭”致贺。6月作中国画《奔腾齐进》赠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动会。作中国画《母子山羊图》(中国邮票公司收藏)。7月作中国画《沙渡漠跨》,日本山崎优子女士藏。8月书《寿比南山》祝邓小平大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