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水绘园的水绘园历史
南通水绘园的水绘园历史
据陈维崧《水绘庵记》描述,当时的水绘园门有小桥(即今天的霞山桥),桥头有亭,过亭便是芙蕖夹岸、桃柳交荫的画堤。门墙如城墙一般,上面排列着六七个墙垛,门额上有冒辟疆自题“水绘庵”横匾。进园门沿水阁一百余步,有土坡障景。这里遍栽翠竹,竹映浯溪,名妙隐香林。从这儿向左转通壹默斋,再向前即达寒碧堂。堂前有洗钵池。洗钵池原为唐代建造的中禅寺的放生池,位于中禅寺的左侧。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的三弟曾肇,幼年曾随父亲来到如皋,在寺里读书,常在池中洗钵,因而得名洗钵池。后来曾肇考中进士,做了泰州知州,因怀念在如皋中禅寺读书的经历,特地镌刻隐玉斋三字石碑,置于寺中。洗钵池东面是逸园(今人民公园中部),系冒辟疆的祖父冒梦龄所建。由洗钵池分流而北是小浯溪。溪水回环曲折,出入萑苇,别具野趣。水中有小洲名鹤屿,洲上建小三吾亭,旧时常有丹顶鹤在洲上巢宿。
由妙隐香林向东北可至涩浪坡,坡宽十丈,排列无数小石块。坡上青苔、石纹就象天然织成一样。坡下有石渠。当雨后晴日照耀、飞泉喷沫之时,可在此仿古人作曲水流觞之戏。
由壹默斋往北,就到了立于水涯的枕烟亭。亭对岸就是园景最胜处叠嶂数十丈的悬C峰。峰顶平坦,可以摆酒,可以下棋。四面望去,水绘园尽收眼底。
由悬C峰稍稍转弯向东,有座亭子叫烟波玉是根据唐代诗人李贺的诗意命名的。从烟波玉向上有湘中阁和悬C山房。湘中阁构筑精巧雅致,为水绘园景胜处之一。
悬C峰西边有座镜阁,象宝塔一样巍然高耸。阁内陈列古琴台一座,瓦制中空,纹饰古朴,琴置台上。董小宛当年曾抚弦垂眸吟唱:“病眼看花悉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
镜阁下方有许多小屋,北边有一座土山,土山后有碧落庐。冒辟疆建碧落庐是为了纪念他的好友、安徽休宁人戴重。由碧落庐向西阁一座叫月鱼基,此处北边紧靠着城墙。
现今的水绘园包括人民公园、雨香庵和水明楼三个部分。人民公园位于东部。公园的中部为逸园遗址,南部为壶领园遗址,北部为水绘园遗址,昔日的水绘园景观正在抓紧重建。雨香庵和水明楼在西部,构成一个整体建筑群,自成体系。门外两只石狮蹲踞两旁,门上“水绘园”横匾一块。
水明楼是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安徽盐使汪之珩在几近荒芜的水绘园洗钵池畔营建的,其名取自唐代大诗人杜甫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的诗句。构筑此楼,包含着汪氏仰慕冒辟疆、董小苑,缅怀水绘园的深意。水明楼原先以木桩地支撑,建于水上。丹楹_飞,倒映碧波,水色天光,明艳如画。整个楼群建筑南北长40余米,前有轩亭,中有厅室,后有阁楼,藉九曲三弯的回廊相连接。登楼浏览,处处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墙是青砖细刻,窗户则雕花见漏;室内空间不大,桌椅屏几,布置井然有序。室外玉梅翠竹,蕉石掩映。东窗下,碧水漾波,给人以船浮水上,似动实静之感。中部以漏窗隔景,内室、中道、外廊层次分明,又以幽 湖石与暖阁相接,使景致层层相生,步步见异,咫尺之间,东南可眺壶领园景色,北可望水绘园故址,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雨香庵在水明楼西边,与水明楼建筑群紧紧相连。其址就是原先曾肇读书处隐玉斋。元末斋毁。清初在隐玉斋故址重建,更名为雨香庵。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安徽歙县、休宁、婺源(今属江西)等六县盐商吴达始、黄元灿等组织同乡会,在雨香庵内设立会馆,取名新安会馆,在馆内供奉关圣帝君,宣扬情义。当时的雨香庵“画梁水阁,临流俯仰”,是如皋的名胜之一。院内有800多年的古桧一株,俗称“六朝松”,枝干遒劲,历览人间沧桑。
水明楼,雨香庵建筑群布局独具匠心,融汇了我国南北园林的特色,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被列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整修并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园内分隐玉、雨香、琴台、竹屏、水明楼、佳话永传、影梅、书画厅等八个主要部分。后来,如皋博物馆设于园内,收藏许多如皋出土的珍贵文物。
1981年,我国著名古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来如皋水绘园游览,即兴填了《忆江南》词一首“如皋好,信步冒家桥,流水几湾萦客梦,楼台隔院似闻箫,往事溯前朝。”
吴玉梅的创作年表
1960年 进上海中国画院为唐云先生入室弟子。
1964年 为画院创作人员,《田头娘子军》发表于《支部生活》封面。作品《女社员》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
1978年 作品《秋趣》选入《上海中国画选集》。作品《麦壮花香承雨露》选入《花鸟画选辑》。
1979年 作品《飞雪迎春到》选入《中国女画家作品选》。
1981年 作品《牡丹》、《葡萄》、《茶花》选入中学美术教课书。作品《芭蕉小鸟》 发表于北京《中国书画》。《拒霜》发表于9月9日《人民日报》,并在上海北京两院联展展出。
1982年 作品《园荷泻露》发表于天津《迎春花》封面。
1983年 作品《幽谷飘香》在日本大阪展出。
1984年 作品《李贺诗意》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1985年 作品《秋趣》在日本展出并获优秀奖。作品《愿大地处处和平》入选国际和平年画展。
1987年 “吴玉梅作品展”在松江醉白池举办。
1988年 作品《亭亭一树月明中》发表于《中国书画报》。
1989年 《怎样画玉兰》一书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1990年 《国画入门――芙蓉》、《国画入门――牡丹》由上和首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怎样画玉兰》由香港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 赴新加坡参加上海中国画院精品展。
1993年 《吴玉梅画集》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
1994年 作品《衣被天下暖人心》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5年 《画牡丹――画家技法示范》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庆祝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为天安门城楼作大型布置画《花开富贵》。
1997年 为文化部作大型布置画《荷塘月色》。
1998年 《上海中国画院丛书――吴玉梅》出版。8月《荷塘清趣》捐赠中国扶贫基金会,并编入《功在千秋――扶贫书画集》
1999年 作品《豌豆花开》入选“时代风采――庆祝上海解放五十周年”美展。12月捐赠上海图书馆 《梨花小鸟》。
2000年 6月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和喜迎澳门回归捐赠作品《春晖》、《翠谷幽香》,并编入《中华情书画集》。
2003年 参加宣传抗非典及捐赠活动,作《坚似青松,洁如白玉》。
2004年 兼任上海香山画院副院长、上海香山书画社副社长。
2005年 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展,作《高粱映红天》。9月参加上海中国画院在香港举办的“春华秋实”画展。12月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2006年 9月赴内蒙古参加全国文史馆“草原情书画展”。同月赴丹东参加“鸭绿江”艺术节。
2007年 6月赴丹东参加上海香山、丹东中山两院联展。 9月参加在武汉举办的“中部情――六省一市文史馆书画名家艺术展”。作品《花香麦秀》参加全国画院双年展。 10月 参加在北闷贺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庆祝北京、上海两院成立五十周年联展”。
2008年 1月捐赠慈善基金会松江分会作品两幅,5月捐赠四川地震灾区作品多幅。7月作品《金风玉露》捐赠北京,编入2008奥运纪念册《丹青流芳――中国书画名家迎奥运》。12月于松江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翰墨清韵――吴玉梅中国画作品展”,展出了近百幅作品,并出版画册《吴玉梅画集》。
2009年 作品《春江水暖》入选上海美术大展。8月参加上海美术馆由文汇蚂棚派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等主办的“永远的风景DDD迎国庆60周年国画油画邀请展”。 赴丹东参加“江海文汇翰墨相融――迎国庆六十周年”书画交流展。应邀参加“和谐江南――长三角书画名家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