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油画

古典油画里常用的“酱油色”是怎么调出来的?

所谓的酱油色就是偏向暗红褐色调子。暗红可以用象牙黑黑大红色调配,褐色调子就是多多加褐色就可以了。最好是把褐色调子一直靠向深色靠。要讲清楚是很难的,必须你自己好好的去试验。

画古典人物油画都用什么颜色

赭石 黑色 土黄 橄榄绿 淡黄 群青 白色

水粉画怎么可以画出油画的效果?

这个还是要点绘画水平的哦。油画相比较水粉轻快,艳丽的的特性来说,它更厚重,可塑性强。要画出油画的感觉还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油画中细腻的效果。所以要看你要画出哪种油画风格,如果是古典油画的画是不可能画出来的。强调笔触的直接画法的油画风格倒可以勉强做到。

1 选择厚的纸张,不要是水粉纸,有点纹路的素描纸。看过书上有讲过用油画布画,自己没试过,故不推荐。

2 先用羊毛大笔画大色调,用狼毫笔或猪鬃笔画细节,厚画法。笔触要生动,灵活。切忌用尼龙水粉笔摆笔触。

3 学会调灰色调,用色厚重而比沉闷,不要用高考中的什么反光环境色那些死理论来画,色调要统一,注意光线物体上造成的色彩微妙的变化。这也是成功的关键。也是最需要水平的地方。

4 上点亮光油,不要太多。

5 裱画,上框,三分画七分裱,不要小看这一步。

补充说明:选题材的时候,首选风景,静物次之,人物画最后。

古典油画追求的是什么?

关于古典绘画的色彩,是与古代画家对明暗调子的追求有直接关系的,一幅画如果以明度对比为主导,色彩就要尽量单纯,同样道理,一幅画如果以色彩对比为主导,明度调子就要尽量柔和。比如印象派的画,色彩最为丰富,但如果拍成黑白照片,会发现明度调子很弱,连形象都很难辨识。而古代的画家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一直认为光与色彩是善变的幻想,只有形体才是真实的恒久的,所以他们追求在绘画中以坚实的造型来主导画面,而明暗调子对比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最佳途径,同时,在色彩方面,画家们尽量使用无彩色系及原色和间色为主导,使人看起来颜色都很正。当然,这是理论层面上的,看很多名画就能看出这种倾向,但古代也有很多色彩的大师,比如维米尔,他的色彩是很微妙的,如果见过原作,会惊叹其色彩的魔力,惊叹在造型至上的时代也有如此善于用色的大师。

至于技术层面,古代画家用的颜料多是天然矿物磨制或从自然界动植物提取的,颜色种类不像现在这么丰富,搭配上却比现代讲究得多,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习惯用色。而且,因为没有管装颜料,都是现用现磨,所以在用量上也很计较,不像现代画家这么随意。这就限制了古代画家的用色,但是也练就了他们对色彩本身的控制能力,只用很少的颜色也可以调出丰富的变化,同时画面会比较容易协调。一个一流的大师的画布上,有时只有7到10种颜料,而他们的调色板上,每一天所用到的颜色种类往往更少,间接画法就是这样,有时一天之内只用三种颜料就足够了。

谈到古代画家的追求,不同时期不同风格,追求都是不一样的。
中世纪的圣像画家追求超脱于人世的神的光荣,他们的作品带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和神秘色彩,颜色与现实世界的固有色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现在看来,他们追求的超脱世俗,也许正是艺术本身终极的追求。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追求对永恒的赞美,还有对人类自身的英雄主义的赞美,他们最求在二维的画面上塑造雕像一样实在稳定的形象,构图也追求稳定,追求形体边界清晰的轮廓感,是一种最明晰的语言,毫不含糊,也反对玩弄色彩的魔术,反对花里胡哨的东西。

威尼斯画派到巴洛克、洛可可时期开始,艺术家开始从对神和英雄的赞叹转向对世俗的人的赞美,他们的画更容易满足人的感官需求而不是精神需求,形象的稳定感慢慢消失,光在画面里的作用渐渐明显,构图开始上下翻飞,色彩也渐渐浓重明亮,他们不追求恒定感,而是对瞬间视觉的捕捉,形象的轮廓线也不再处处清晰,但这时,画面仍是以明度调子为主导的。

学院派反对这种对幻象的追求,想回归文艺复兴的理想,不过事实上他们的色彩还是比古代要鲜丽,构图还是更复杂一些。

十九世纪的新古典和浪漫主义基本延续的还是这几种路子,不过他们更强调艺术和政治生活的联系,已经不再是单纯从视觉语言上做文章了。

再之后就有了印象派之类,就被划入现代艺术范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