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拾穗》的作者是谁?
一、油画《拾穗》的作者是谁?
选D
《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著名油画,画面描绘了描写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该画现珍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内。
二、拾穗者艺术鉴赏?
《拾穂者》以秋天的田野为背景,展现了秋收后的农家风光,是法兰西农民生活的真实再现,描绘了农民勤劳而又辛苦的劳作。
米勒以其造型简约有力,色彩厚重质朴的概括力,来塑造生活中的平凡人物,他的思想观点都通过真实的形象和场面自然地流露了出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我们,文艺来源于劳动,来源于生活,在作品中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同时,更能体现艺术美与艺术审美的本质,而《拾穂者》则完美的印证了这一点。
三、拾穗者人物分析?
拾穗都人物分析:画面中的的三位妇女是以米勒的祖母、母亲和姐姐为原型创作的。
右方站得较高且一手扶着盖的像是祖母,看起来年龄稍大些,体态微胖:中间的妇女像是母亲,她最耐劳苦,从穿着上看她双臂上带着护袖,想想必是家里干活最多的,她拾得麦穗也最多,挂在身上的袋子里面已经装满了遗落的麦穗:左侧的是一位年轻的农家女,应该是女儿,她戴着蓝色头市,体型苗条,她俯身拾穗的动作很敏捷,右手拾起麦,又马上由左手拿到背后,姿态显得非常优美。虽然从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表情,但从体态动作和衣着上依然可以分辨她们的年龄和身份。
四、拾穗者的构图形式?
《拾麦穗者》画面采用横向构图描绘了三个正在弯着腰,低着头,在收割过的麦田里拾剩落的麦穗的妇女形象,她们穿着粗布衣裙和沉重的旧鞋子,在她们身后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天空和隐约可见的劳动场面。
五、作者对拾穗者的生活的向往?
《拾穗者》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记忆,热爱真实生活的感情。《拾穗者》是法国巴比松派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于1857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现存放在巴黎的奥塞美术馆中。
该画描绘了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该画人物形象造得真实生动,笔法简洁,色调明快柔和,凝聚着米勒对农民生活的深刻感受,是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
六、世界名画《拾穗者》的作者是谁?
别名《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著名油画,画面描绘了描写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该画现珍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内。
七、拾穗意思?
拾穗是捡拾遗留的稻谷的意思
拾穗shí suì
收割后捡拾田中的遗谷。
唐.杜甫〈暂往白帝复还东屯〉诗:「筑场怜穴蚁,拾穗许村童。」
金.宋九嘉〈途中书事〉诗二首之二:「终朝拾穗不盈把,只有流民如麦芒。」
十九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一幅画。以自然写实的方法,亲切的描绘出农家妇女拣拾遗穗的景象。
八、拾穗者表现形式和创作寓意?
画面的构图看似简单,但却非常讲究,最左边扎着蓝色头巾的妇女,面部几乎被遮住,一只手向前拾穗,另一只手则熟练地将拾到的麦穗放在身后;中间扎着红色头巾的妇女也正在捡着遗留在田里的麦穗,从她鼓鼓的袋子看,似乎收获满满;两位深度弯腰的农妇动作既相近又富有变化,且极为生动,与那位稍微直起身体的农妇形成了呼应和对比,右边半直立的农妇显然在寻找新的发现,她们的脸庞都不清晰,完全靠动态在述说自己的故事,这是典型的农民拾穗时的劳动姿态,其中饱含着劳动者的艰辛与汗水,更透露出米勒对劳动者的深刻体悟和情感。
九、开拓者油画介绍?
伊曼纽尔?鲁兹(1816-1868),《华盛顿勇渡特拉华河》,1851年。帆布油画,149 x 255英寸(378.5 x 647.7公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约翰?斯图尔特?肯尼迪捐赠,1897(97.34)。照片1992,版权所有,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十、油画颜料发明者?
最早使用的国家是荷兰。
1、600年前起源于欧洲,大约15世纪时由荷兰人发明的,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画,因为油画颜料干后不变色,多种颜色调和不会变得肮脏,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
2、14世纪末,尼德兰的两位画家凡 ·爱克兄弟(杨·凡·爱克及其兄胡伯特·凡·爱克)找到了一种简便的用油溶化颜料作画的方法,创作了纯粹的油画。美术史家虽不能断定凡·爱克兄弟是油画的发明者,但至少他们是在前人试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理想的以油脂为主的绘画媒剂配方。不少专家认为他们最大的功绩是在油脂中加入了天然树脂,使行笔流畅、媒剂速干。杨·凡·爱克的《阿尔诺芬尼的婚礼》一画和他最著名的作品《根特祭坛画》(现藏于比利时根特城的圣·巴冯教堂,由23幅画组成。)被认为是欧洲油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