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捷简介(孙捷书画 作品)
一、孙捷简介
孙捷:字康雄,1963年生于陕西宝鸡,斋号:水墨实验室,国家一级美术师。自幼好韵律、善书画,尤擅山水。曾追随著名书法家李子青研习书法,后为著名画家石峰(石振岳)、国内画坛六十杰、著名国画家周逢俊入室弟子。其作品清雅浑厚、古朴温润、充分体现传统技法与现代艺术结合之魅力,多幅作品为国内外实力派收藏家所收藏。作品曾参加2004年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画展、2008年广州国际艺术展、2008年录入中国网络美术馆艺术展、2009年人民网百位名家书画展、2009年全国文艺家作品展(获美术类特等奖)、2009年“宝石杯”书画大赛(获铜奖)、2009年庆建国六十周年建党八十八周年书画展(获三等奖)。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大典》、《华人精英人才大典》、《全国文艺家作品邀请展精华集》、《书画家图典》(四川人民出版社)。现为中国书画艺术服务中心理事、特聘美术师,中国国画院宝鸡分院副院长、国内多家画院签约画师。
孙捷,任职新加坡上市企业陈唱国际旗下的意美集团,是知名汽车品牌斯巴鲁汽车华南区市场总监。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
二、国画著名画家有哪些
我国近现代的著名大师有:任伯年、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李可染、李苦禅、傅抱石、陆俨少、石鲁、赵旺云、方济众、何海霞、陈半丁等:当代有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实力派国画家,如:刘大为、薛宣林、吴冠中、田黎明、范曾、周逢俊、于志学、付强、陈绶祥、王镛、边平山、刘文西、康文、汪为新、王泰戈、杨志斌、万伟民、戎宁、一然、邹文正、朱新建、袁振西、陈沫吾、张凡、霍春阳、荆兆林、李振凯、赵新建、尹天石、胡平、朱宣咸、赵蓓欣、孙捷等活跃于美术界,他们为中国的国画创作与教育以及发展做出了成绩。
从山东各地画廊收购来看有以下名家比较著名:
B 白雪石 毕建勋 白伯骅 白庚岩 白云乡
C 程十发 陈葆棣 陈天然
D 董寿平 杜滋龄 杜应强 戴卫 邓林
F 付抱石 范曾 方增先 费新我 冯远 冯大中 付强
G 关山月
H 黄永玉 韩美林 何家英 华其敏 何家英 霍春阳 何加林
J 贾又福 贾广健 江文湛 蒋采萍 金鸿钧 姜宝林
K 孔仲起
L 李可染 黎雄才 龙瑞 李宝林 林墉 刘文西 刘大为 刘勃舒 刘炳森 刘国辉 卢禹舜 林岫 陆一飞
M 马振声 梅墨生
N 聂欧 尼玛泽仁
P 潘天寿 彭先诚 潘公凯
Q 齐白石 启功 启骧 秦天柱 钱来忠
R 阿老
S 石齐 宋雨桂 苏百钧 史国良 孙其峰 苏葆桢 史孟生 宋雨桂 宋玉麟 施大畏
T 汤文选 唐辉 田黎明 唐勇力
W吴冠中 吴作人 吴昌硕 魏紫熙 王雪涛 王成喜 王明明 王迎春 王有政 王为政 王西京 王子武 吴山明 吴东魁
X 徐悲鸿 肖朗 徐培晨 徐湛
Y 于希宁 杨晓阳 杨明义 于右任 杨延文 杨力舟 于志学 晏济元 喻继高 叶毓中 袁运生 袁武
Z 张大千 周思聪 张仃 张仁芝 周华君 朱理存 朱培尔
赵振川
三、‘论语’是什么时期的作品?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后来还有些不同的说法,譬如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那么,“论语”的意义便是“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话”。说到这里,谁都不免会问一句:难道除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外,别人说的话都不是“有条理的叙述”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论语”这样的命名有什么意义呢?可见刘熙这一解释是很牵强的。(《释名》的训诂名物,以音训为主,其中不少牵强附会的地方。)还有把“论”解释为“讨论”的,说“论语”是“讨论文义”的书,何异孙的《十一经问对》便是如是主张,更是后出的主观看法了。 关于《论语》命名的来由,也有不同的说法。王充在《论衡・正说篇》便说:“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似乎是《论语》之名要到汉武帝时才由孔安国、扶卿给它的。这一说法不但和刘歆、班固的说法不同,而且也未必与事实相合。《礼记・坊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坊记》的著作年代我们目前虽然还不能确定,但不会在汉武帝以后,是可以断言的。因之,《论衡》的这一说法也未必可靠。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论语”这一书名是当日的编纂者给它命名的,意义是语言的论纂。 《论语》一书有孔子弟子的笔墨,也有孔子再传弟子的笔墨,那么,著作年代便有先后了。这一点,从词义的运用上也适当地反映了出来,譬如“夫子”一词,在较早的年代一般指第三者,相当于“他老人家”,直到战国,才普遍用为第二人称的表敬代词,相当于“你老人家”。《论语》的一般用法都是相当于“他老人家”的,孔子学生当面称孔子为“子”,背后才称“夫子”,别人对孔子也是背面才称“夫子”,孔子称别人也是背面才称“夫子”。只是《阳货篇第十七》中有两处例外,言偃对孔子说,“昔者偃也闻诸夫子”;子路对孔子也说,“昔者由也闻诸于夫子”,都城是当面称“夫子”,“夫子”用如“你老人家”,开战国时运用“夫子”一词的词义之端。崔述在《洙泗信录》据此断定《论语》的少数篇章的“驳杂”,固然未免武断;但《论语》的著笔有先有后,其间相距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似乎可以由此窥测得到。 《论语》一书,既然成于很多人之手,而且这些作者的年代相去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那么,这里后编定者是谁呢?自唐人柳宗元以来,很多学者都疑心是由曾参的学生所编定的,我看很有道理。第一《论语》不但对曾参无一处不称“子”,而且记载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较起来为最多。除开和孔子问答之词以外,单独记载曾参言行的,还有《学而篇》两章,《泰伯篇》五章,《颜渊篇》一章,《宪问篇》和孔子的话合并的一章,《子张篇》四章,总共十三章。第二,在孔子弟子中不但曾参最年轻,而且有一章还记载着曾参将死之前对孟敬子的一段话。孟敬子是鲁国大夫孟武伯的儿子仲孙捷的谥号。假定曾参死在鲁元公元年(周考王五年,纪元前四三六年。这是依《阙里文献考》“曾子年七十而卒”一语推定的),则孟敬子之死更在其后,那么,这一事的叙述者一定是在孟敬子死后才著笔的。孟敬子的年岁我们已难考定,但《檀弓》记载着当鲁悼公死时,孟敬子对季昭子的一番话,可见当曾子年近七十之时,孟敬子已是鲁国的执政大臣之一了。则这一段记载之为曾子弟子所记,毫无可疑。《论语》所叙的人物和事迹,再没有比这更晚的,那么,《论语》的编定者或者就是这班曾参的学生。因此,我们说《论语》的著笔当开始于春秋末期,而编辑成书则在战国末期,大概是接近于历史事实的。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成书于战国初期
战国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