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油画

作为艺术爱好者,你心中具有美妙旋律的油画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具有美妙旋律的油画。这个主题中最重要的是“旋律”。旋律本身是个音乐概念,在美术中也会经常用到。但是画画的有几个真正能搞明白视觉艺术中的“音乐”?这个我看了所有回答觉得大部分人搞不清楚!

可能很多人只能是“觉得好看”,就想当然的认为这个画有“旋律”。但是,你让他说明好在哪里?原理是什么?什么样的旋律?估计他们就一问三不知了!

想搞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怎么样通过视觉语言来表达“听觉”产生的韵律美妙感觉!这个原理来源于心理学中的“通感”原理!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那么怎么样利用视觉元素表现声音感觉呢?这里就需要了解视觉心理学中的“形式美感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变化统一。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人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人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形式美感法则里面关于节奏和韵律以及对立与统一法则都是与“声音”有关的法则。这两条法则在音乐专业中也经常会用到。比如音乐中的和声就是研究声音的对立与统一的美感。

绘画与音乐之间相互渗透,音乐常被称为流动的绘画,绘画也常被称为凝固的音乐。抽象派艺术大师康定斯基在《论艺术里的精神》中提到“色彩是琴键,眼睛是琴锤,灵魂是紧绷许多根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只要敲下一个个的琴键,就会触动心灵最深处的悸动。”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出画家在绘画时对“心灵”的把握。表现出来,便是绘画作品中韵律节奏的体现。无怪乎人们在评论绘画作品时,经常喜欢用“节奏感”“韵律美”这样的词句,诸如“观赏这幅画竟然象欣赏一首乐曲”、“这张画节奏感很强”、“这幅画很有韵致”等等。

由上可知,绘画中的韵律节奏就是:

绘画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给人在视觉上产生对比的因素成一种非绝对规律的方式排列组合,就是可以产生韵律节奏。

那么如何在绘画中形成韵律节奏?

优秀的绘画,都会给人一种韵律感、节奏感,那么,这种韵律感、节奏感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来体现的,这还是要通过画来说,我们在看德加的油画时(如图擦身的妇女),往往会觉得德加的线条用得很活,线条的松紧,虚实把握得已经接近完美,而且很多没有画出来的线,我们也会感觉他是存在的,这种线条松紧、虚实的排列,构成了画面中的韵律节奏,使人们觉得画面有起伏,生动。看席勒的画,特别是席勒的人物,则是另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画中人物那种变态的姿势,以及色彩和线条的排列所体现的疏密关系。席勒往往在处理人物的头部,手脚时和在处理衣服时所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可能是头部,手脚运用很多的线条,而衣服运用的线条很少,或是头部,手脚运用很少的线条,而衣服运用的线条却很多,这在突出人物头部,四肢的同时,线条的排列也会给画面带来一种韵律感。莫奈画中的冷暖关系,伦勃朗画中明暗调子的虚实对比,包括马蒂斯的画中点,线,面的互衬,都是构成韵律节奏的元素。

不过这些都是西方画家作品。因为文化隔阂,不一定能感受到美感。

笔者推荐的中国画家中韵律美最突出的就是吴冠中大师!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致力于 风景油画 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吴冠中先生是 中国美术学院 的学术旗帜,是继林风眠先生之后弘扬国美精神并形成一代业绩的艺术大师。他的艺术是林风眠先生等开创的中西融合道路上的一座高峰。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为中国绘画发展做出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