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的特点
印象派是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画派。印象派绘画是注重于绘画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之中,革新了传统的固有色观念,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色彩学。树立了色彩形式的独特审美价值,新颖的形式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印象派的命名出于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一幅画《日出-印象》在“落选沙龙”中展出,引起了许多评论家的嘲笑。革新画家们就以嘲笑词“印象”为画派的名称,这也正契合了印象派的理念:注重瞬间光色印象,捕捉对景物的真实即时印象,用绚丽大胆的色彩来表达。
印象派绘画表现上最大创造是他们在色彩的运用上打破了传统的“固有色”观念,忠于画家自己视觉的真实感受,绘画色彩是由光的变化而决定的。
印象派画家常用分成碎块的色彩去表现物象。一方面是为了传达出自然景物的“动感”,另一方面可提高色彩的纯度和画面的亮度,这样可保持一定距离从整体去欣赏,更显生动、丰富与逼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印象派画家走向户外和直接对景写生,所以作品画幅相对不大;笔触明显;画家们偏重于对色彩的研究与表达,就会重于感觉、不重于情感倾注。
由于印象派画家把“光”和“色彩”看成是画家追求的主要目的,就不可避免地将画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停留在感觉阶段,停止在“瞬间”的印象上,从而否定事物的本质和内容。
不可否认印象派画家在阳光探索和色彩分析上有重要发现,在对光与色的表现上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技巧,他们倡导走出画室,面对自然物进行写生,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出现不寻常的新鲜生动的感觉,揭示了大自然的丰富灿烂景象,这是对艺术创造的一大贡献。他们的艺术是属于现实主义范畴的,他们的艺术是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在艺术中的反映。他们的艺术创造是具有革新和进步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