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巨大的发行量,现在收藏邮票还有价值吗?
中国的集邮想做成一个产业,但是学习对象却是某些袖珍小国或者岛国的做法。能一样吗?集邮早已进入一个死胡同。
第一,邮票是什么?概念是基本问题。邮票是我们支付邮资费用的凭证,这是它最根本的属性。如果脱离这个基本概念和根本属性谈什么文化的话那它应该叫文化票。在通讯、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在邮寄不断被各种快递公司蚕食的背景下,有几个人还会选择邮局?即便是那么少人去邮局寄个信件或者物品,邮局的人还不乐意让你贴邮票,直接给钱盖个邮资戳多省事?原来邮票的使用价值连邮局自己已经都不认可了。
第二,邮票为什么具有收藏价值?说起邮票的收藏价值,全国山河一片红,金猴,大家如数家珍。可是这些邮票为什么具有收藏价值?因为存世量少,物以稀为贵到什么时候都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一分为二的看,过去的老邮票仍然具有收藏价值。但是今日邮局捂着盖着惜售的新邮票,在越来越没有使用价值的情况下发行量还这么大,可以说已经越来越沦为废纸。不要说什么文化价值,朋友送我得挂历比邮票的文化多的多了,你要不要收藏?
第三,集邮行业怎么发展?每一枚邮票上都印着中国邮政,而实际决定邮票发行的是中国集邮总公司。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的集邮事业走的是一些岛国和小国的路子,而且这些国家是大家在地图上不太容易找到的,就是因为小。现在的基本套路就是一套邮票初期发行时惜售,几个庄家配合着总公司把价格炒上去,然后集邮总公司再不断的把邮票投入市场,此时大庄家已经转战下一套邮票。邮票,新发行的邮票,这种本应该在邮局窗口购买的东西,你到邮局居然买不到。只有加价从集邮市场里买,别跟我说邮局里卖各种集邮册子的柜台,那早已沦为集邮市场的一部分。中国邮政的短视行为让集邮早已变质,所以随之而来的就是贬值。
第四,邮票的通货膨胀。邮票也会通货膨胀?绝对有!集邮的资深人士肯定知道,1992年邮票从中国人民邮政到中国邮政的变化。老百姓哪管你这个,不就差两个字吗?区别可大了,中国人民邮政这个名字跟中国人民银行是不是特别像?没错,不但名字像,属性也像。学过经济学或者金融的都明白,中国人民银行其实不是银行,它是银行的银行,是国际机关,中国人民邮政也是一样。但中国邮政就不一样了,它可不是国家机关,是公司,全称是中国邮政什么什么鸟公司,名字太长我记不住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查一下。
邮票发行国家化到公司化,它就自由多了,印邮票就等于印钱啊,一张花纸我印多少面值就是多少钱啊!我们都知道国家印钱不是随便印的,印多少,怎么印有国家政策指挥着。好嘛,邮政可不一样了,我一个公司就决定了邮票印多少,印多少面额,那还不可劲儿印?所以1992年以后邮票的发行量特别大,动不动就过亿。而且雕版都少了,都是胶印,省事嘛。所以之后的邮票沦为打折票的特别多。当然,这个折在邮局它是不会给你打的,你到邮票市场绝对买的到。这也是邮局为什么不喜欢你寄东西贴邮票的原因,因为那邮资是打折的,而盖邮资戳它可以收到足额的邮资。
有人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邮票发行一直是公司化嘛,为什么也有很多珍邮?除去国情的因素,其实他们和我们面临的问题差不多,你到欧洲去还有多少人集邮?在德国的时候问了下身边的老外朋友,想买些邮票带回去,结果他茫然。最后我买到的是电子邮票,一张小卡纸,上面打印的金额。
第五,集邮市场的恶化。市场的基础是集邮爱好者,但和股市一样,集邮爱好者成了散户,主力庄在邮市里腥风血雨啊,因为每套邮票的盘子太小了,每天的交易量也小的很,总市值才几个亿。有集邮总公司配合着(集邮总公司本身就是最大的庄家),庄家几乎为所欲为,邮票价格被炒的程度绝对比股票刺激多了。但是国家也不管这一块,本来就是被赶出家门的私生子嘛,至于后来搞出来的各种文交所,就是庄家为了名正言顺的坑你钱的。
1990年开始集邮,2009年左右开始放弃。纯粹自己的一点看法,不吝赐教,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