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邮票

在线等待 怎样把邮票从信封上摘下来?

在信封和信都完好无损的情况下,将邮票完整的取下来:
先用一个大口碗,盛上一点点水,将信封封口处浸入水中浸泡后,轻轻揭开封口,取出信后,再用透明玻璃杯盛上半杯水,把信封稍微卷曲(能放于杯中就行),将贴有邮票的部分朝外(便于观察),放于水中浸泡,注意水一定不能盛得太多,能全部浸没邮票就够了,否则会褪去信封上的字迹(最好事先在有字的部位打上蜡烛),泡上两、三个小时邮票就会很容易地揭下来了,用镊子夹住邮票,再用棉签洗去背胶,放在阴凉通风处自然凉干后,就可放入邮册中收藏了。

如果不愿保留信封,直接用剪刀沿邮票边缘载下来,放入水中侵泡等自然脱落后,再用上述方法即可。

不过我建议你最好不要轻意把邮票从信封上揭下来,在不影响个人隐私等情况下,保留完整的实寄封不是更好、更有收藏价值吗?随着集邮的日益发展,实寄封的地位也不断地提高。它不仅是传统邮集和邮政史邮集的重要素材,而且也越来越多地被其他类别的邮集采用,尤其是早期的实寄封多已成为人们争相寻求的“宠儿”。你知道吗?在当今邮市不景气的情况下,现在邮市上,集邮爱好者重点在收集什么?就是贴有邮票,盖有完整邮戳的各个时期的实寄封。而且好的实寄封价格在不断攀升。


收集用过的邮票也就是信销票的时候从信封上取下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能损坏邮票,以免影响邮票的品相。不能硬撕,应将邮票带信封都泡在温水里(冷水也可以但是时间会比较长),泡到邮票自行从信封上脱落为止。

然后用纸巾将邮票擦干,再用干净的纸巾将邮票包一下夹在厚一点的书里面,比如字典那种比较厚重的书夹一段时间。这样子不但可以吸收水分还可以将邮票压直。用这个方法取下的邮票品相很好,比较挺,几乎就是一张新邮票,除了多了一个邮局盖戳和少了背胶之外。


把邮票部分减下来,用一个小盘子装点水,把邮票泡在里面,过20分钟,把邮票和下面的信封纸分离开,晾干,收集。 如果你是集邮新手,不能准确判断实寄封的价值,本人建议保留整个信封,等到你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后,能准确判断实寄封的价值时,再选择哪些封可以保留,哪些封要剪片。当然,把邮票从信封上剪下来收集好也可以或者连同邮戳和邮票从信封上剪下来,有时候有的邮戳也是一个很好的藏品

怎样从信封上把邮票截下来

用剪刀沿信封上邮票四周连同信封皮一起剪下来,在干净的容器中盛上清洁的自来水,将剪下来的邮票浸入水中泡大约1小时左右取出,然后用茶杯,搪瓷器皿来干燥。具体做法是:将从清水捞出的邮票贴在器皿表面上,将沸水倒入器皿内,邮票干燥后会从器皿上自动脱落。要注意的是,器皿要干净;器皿越大越好,越大弯曲度越小。 

不过我建议你不要轻易地从信封上揭下邮票。请看下面来自“集邮者之家”网站的一则消息; 

旧信封里趣味多 

前几日逛南昌滕王阁艺术品市场时,老远就发现一个地摊前围了四五个人,他们都蹲在地上专心致志地挑选着什么,这引起了我的好奇。走近一看才知,一对中年夫妻摆的地摊上堆满了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旧信封,每个只售两角钱,足足有五六千枚,堆得跟小山似的,看来他们都是集邮爱好者。 

我也是一位有着10年邮龄的集邮爱好者,自1997年邮票贬值、邮市一泻千里以来就不再集邮了,所以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由得小声嘟哝了一句:“还有人集邮呀!”没想到竟被一位低头挑旧信封的人听到了。他抬起头友好地说:“这你就老外了,这旧信封上的邮戳有不少名堂哩!”就是这句看似平常的话,无形中又增加了我的一项兴趣爱好。当时听了此话,我立即与他攀谈并虚心请教起来。他说,现如今的集邮者大多都是集未使用过的新邮票,尤其是1997年邮市疯潮时,许多人都是整版、整封地买邮票,功利性太强。真正的集邮者应是以集实寄过的旧邮票为主,集新票为辅的,而旧邮票最好是连同粘贴在一起的信封一起收藏。因为单独揭下邮票容易破坏邮戳的完整性,而邮戳正是一个国家邮政史的真实记录。说着,他指着一张旧信封说:“你看这个邮戳里的‘拆封’二字就很有意思。”我说,私人信件不是不能随便拆吗?他说,这叫按规定抽验,就像我是做电工的,有权按规定对用户电表进行抽查、拆封、检测。经他一点拨,我茅塞顿开,很自然地拣起一张张旧信封看起来。果然,那些邮戳里都写有“转运”、“分拣封发”、“分拣科筒取”等邮政专用术语,还有诸如“杨桥”、“吴村”、“王舍人”等地名,简直就是一部百家姓。再仔细鉴别,还能划分出动物、植物等系列,真可谓趣味多多、妙趣横生,我一口气挑了100多张,如果不是因为脚蹲酸、蹲麻了,我还会继续挑下去,这一趟收获真是不小! 

看来我今生注定是要与这些旧信封为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