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银圆?_银圆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鉴定?
一、什么是银圆?_银圆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鉴定?
道光年间,台湾福建等地也曾仿制银圆,称为银饼。光绪15年(1889),广东开铸光绪元宝银圆(即龙洋)各省纷起效尤。1914年铸造袁世凯侧面一元银币(袁大头)。 银圆的鉴定方法
鉴定银圆的首要条件是熟悉钱谱和重视普品,这是鉴定的最基本的要求。熟悉钱谱,对各种银圆的形制,图案做到心中有数。
多观察研究普通品种的银圆,可以了解机制银币的基本特征,对银圆的银色,边齿,包浆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为准确的鉴定银圆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从具体方面谈谈银圆的鉴定要领以及我自己在收集鉴定银圆中的一些个人体会 银色 银色,即是银圆呈现出的金属色彩。真银圆的银色白色中透着滋润,光泽柔和,颜色中透出一种自然沁色。假银圆虽是白银制造,但是由于金属成分的配方,它的银色和老银圆有着差异,一般是白里透着青,光泽较强,颜色生硬刺眼,用行话说:就是带贼光。这一点通过多观察,比较容易掌握 声音 敲击真银圆,声音的频率较低,会发出绵长柔和悦耳的声音。假银圆由于金属成分配方的问题以及制作工艺的不同,它的声音总是比较尖细,声音的频率较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真银圆也有声音不好的情况,俗称哑版。声音,只是鉴定银圆的依据之一 包浆 银圆的包浆是银圆在流通使用的过程中,表面因氧化而产生的一层深色附着物。它非常薄,但是性状很稳定,不容易掉色。现代的假银圆采用电脑、红外线扫描等技术制造模具,其重量、图案等都基本接近真品,所以包浆对于银圆的鉴定显得尤为重要。
经我多年收集银圆,观察总结发现:真正的包浆在高倍放大镜下,显示其包浆附着物的状态比较疏松,呈油汗状物堆积,层次色泽非常丰富,这种现象在银圆的文字、图案、内齿的空隙中尤为明显。
现代的假银圆,为了克服它银色贼亮的毛病,往往会用化学或者其他的方法给做上一层假包浆,这种假包浆在高倍放大镜下,显示出颜色单调、层次平淡,它实际上就是表面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颜色变化而已。掌握此要领对鉴定银圆非常重要。 边齿 银圆的边齿有两大作用:防伪和防止盗取金属。在银圆的鉴定中,边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现代高仿银圆的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就是边齿过不了关。
真银圆的边齿整齐均匀、略带弧型,边齿细看好象是由两根细线组成一样。一般的边齿都有自然的磨损痕迹,在边齿内一般有包浆,即使你洗币也很难洗掉。假银圆的边齿不太整齐,不够均匀,不带弧型,很生硬,边齿内多有较新人为加工痕迹。多加观察,不难发现。
机铸纹 机铸纹是机制硬币在冲压成型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纹理。在硬币品相级别的评定中,机铸纹的表现状态是影响定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机铸纹鉴定银圆,一般收藏爱好者都不太熟悉。
在此,我先介绍一下机铸纹的产生原因及其特点:银圆的制造机械是压力很大的液压机械,当银币的胚饼放入钢模后,机械向钢模施压。
由于模具的体积是一定的,胚饼在模具中受到巨大的压力后,只会从钢模的中心向四周延展,从而产生一种从胚饼的中心(银圆的圆心)向圆周发散状的细微纹路,这就是机铸纹产生的原因和过程。
现代假银圆虽然有的也是机器冲压成型,但由于其现代机械的先进条件,使它的压力远远达不到真银圆制造的压力,所以很难产生机铸纹。
真银圆,带光银圆的机铸纹一般都非常明显。即使有使用磨损的银圆,虽然大面积的机铸纹已经不明显,但是在银圆的内齿周围,由于有内齿的保护,机铸纹不容易被磨损掉,只要仔细用放大镜观察,仍然是不难发现机铸纹的遗迹。 注意改刻 在现代的假银圆中,还有一种是用真银圆改刻而成的伪品。它一般是用普通银圆改刻成相近的珍稀版别。由于改刻的币体本身是真的,改刻的部位一般都比较小,又常常在改刻处做上伪包浆掩盖痕迹。
容易使人忽略,麻痹性比较大,希望引起泉友们的注意。在市场上常见的有:北洋34年、29年改刻成北洋25年、26年的;江南甲辰改刻其它稀少年份的;甲辰CH版改刻TH版的;四川银币普通品改刻点金的;真品大头改刻签字版的;小头六角星改刻五角星的;湖北光绪改刻安徽省的等等。
二、银元发黑
银元发黑是被氧化的白银有黑锈,其色泽黑而呈光亮,显然是真银币才具有的包浆,切勿随意清洗.
含杂铅锡铜金席的作假仿银圆,即使制作高手也不能让其黑而呈光亮,则没有光泽,其色暮.
您的问题,银元发黑,真品是自然的使用过程中的银质氧化现象;仿品是做过旧的皮壳;一定要注意区分!
银元发黑是氧化的作用,并无大碍。
氧化了吧
印堂发黑
三、银元包浆怎么做
现在最普遍用的办法是:
1、用硫磺熏过后,再用锡使镀银面变黑,然后进行表面打磨,这样凸起部分重现光泽,而凹陷部分则保留了熏银后的黑色。 这种方法叫“熏银”。
2、用稀硫酸浸泡“泡印”(老银料大多都达不到99纯银的)。还有一种老的方法是丢到化粪池里泡上一段时间。
四、硬币生产全过程
我只知道银元的~不过应该跟其他硬币的制造方法~差不多~呵呵!
银币的制作步骤如下:
1、配料:银币生产的原料是贵金属银和普通金属铜,称量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原料、半成品、成品批量称重都由天平来完成。见上海博物馆中专用万两天平图(每次可称重300公斤,精度为0.01盎司)。早期熔炉的燃料主要是煤和焦碳,后改用柴油和煤气。每炉一次最大熔银量150公斤,厂家按照规定的配比将各种原料放入大型坩埚中融化充分准备浇铸胚料。
2、制造模具胚:雕刻机是造币厂制模的主要设备,利用几何学中相似原理,将工艺美术师设计制作的浮雕作品缩刻成模具,被称为原模或直雕模。原始的雕刻机由人工操作,下图为1936年法国TVR型原模自动雕刻机。造币用模具制作,由设计图稿、油土浮雕、石膏型、铜型再由雕刻机刻制原模。工作时雕刻机的右侧放置铜型,左侧放置需加工的模具坯。缩刻的比例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现在收藏市场上零星能看到的号称模具的阳文模具实际上是铜制模具胚。
3、制造银币模具工作模:雕刻出的原模一般为阳文正字,不能直接用于生产,需翻制成工作模。生产流通币的工作模需要量大,在实际工艺中,由直雕原模翻制阴文原模,阴文原模再依次翻制二元模、工作模,再由工作模上压印机生产。展台上的人力螺旋压力机,是造币厂早期的翻模设备,它以四个工人为动力,翻制造币用模具。
4、浇铸,是将配完料的金属熔化后,注入浇铸模,铸成条片。浇铸后的条片,经过碾片机轧制成铸币所需要的标准厚度。碾片机又称轧片机或轧机,分粗轧和精轧。银条经过8道轧制工序后,由原长560毫米被碾成长2500毫米的银片。因轧制后的银片过长,不便于再加工,需经剪刀机分段后通过精轧工序,轧制到硬币所需的标准厚度。
5、制作胚饼:供印制银币用的坯饼由冲床(见下图)完成。标准厚度的条片通过专用冲床上的自动进料轧辊进入冲模,冲下坯饼,展出的冲床每分钟冲180枚。边屑由自动裁切成短片,过秤后退回熔炼处。
6、饼胚热处理:银材经过冷轧加工后,变得脆而硬,不利于压制花纹,需经烘饼炉退火后恢复原有软度,烘饼的温度达到700摄氏度。烘饼后坯饼的表面被氧化,去除氧化层需经酸溶液洗饼。
7、滚光边:印花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坯饼光边。光边机,又称轧边机。坯饼通过光边机的转盘和月牙形边板间的凹槽,使边缘凸起,便于压印时花纹成型,可降低流通时对花纹的磨损。示意图见下。
8、直齿银币冲压:压印机是硬币成形的专用设备,该机器将模具上的花纹印于坯饼上,同时将模圈上的丝齿印于硬币边缘。下图中的银圆压印机由美国沃特伯里法雷尔铸造及机器制造公司1921年制造,工作压力160吨,每台每分钟可生产105枚。每台机器由两名员工操作,一人负责加装坯饼,一人负责将坯饼整理成叠。下图中的中间那个内齿圈就是完成银圆齿边的。上下钢模中有一模圈垫套,用以保证印花时银元统一外径尺寸,边齿纹(光边币同)也在此同时完成。 机器压力30-200吨之间,以美金为例:一分(3.11g)与一角(2.5g) 40吨,五分(5g)60吨,二毛五(6.25g)110吨,五角(12.5g)110吨,一元合金新币(8.1g)80吨,早期一元银币(26.73g)140~160吨。当年上海中央造币厂生产船洋(26.7g)的机器压力是160吨,速度每分钟100枚。请注意钢模是上下同时动作,冲币光饼时只有上模往下动。说明一点内齿圈是用插齿刀加工出来的,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绝大多数真银圆的边齿底槽有两条细夹线这就是插齿刀在模具上留下的痕迹反映到银圆齿上了。内齿圈只能插齿机来加工,刀具是纵相从齿顶也就是直线条一条一条加工到齿根。然后内齿圈要沾火成硬齿面,这样内齿圈就成了刀具了。原来插齿刀在内齿顶上第一刀的痕迹就变成锋利的快口了,所以会在银币齿底槽上留下两条细线。请藏友仔细观察一下,这是鉴别真假银币比较重要的一点。
9、早期花边银币的齿边制作:花边银币的冲压是两步骤完成,上边步骤的内齿圈是平滑的,只负责饼胚的定位和限值大小,不负责印制花纹。然后再进行花边滚制。
10、成品检验:压印后的硬币必须经过检验剔除废品,银币需要经过称重、验面、验声。使用木架验饼机是人工检验硬币表面质量的机器,两人操作,硬币自动翻面,检验员每人检查一个面。使用的是银币自动校准机,这种机器每台内有10座自动小天平,用于剔除重量不合格的产品,其检验精度为78毫克,每分钟检验银币150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