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你认为深圳的地标应该是什么?

在建筑学界,有“建筑即媒介”的说法。一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意味着它不只是一座建筑体。地标的变迁,不仅拔高了城市的天际线,还会传递各个时间段上独具符号意义的城市印象。

回望深圳经济特区35周年,细数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建筑地标,从最初的电子大厦、国贸大厦,到地王大厦、赛格大厦,再到现在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无一不与当时深圳的发展进程相融合,且反过来又在经济、社会层面影响着深圳的选择。

1985年落成的国贸大厦楼高160米,从1982年10月至1985年12月29日共37个月即竣工。国贸大厦彰显了当时绝无仅有的“深圳速度”,颇有时代特征的是,它的建设资金由中国各部、省、市集资,相应地也成为了内地对外的“窗口”。1992年1月20日,邓小平登上国贸大厦53层旋转餐厅,发表了有关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精辟论述,充分肯定“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1996年,384米高的地王大厦以两天半一层的建设速度落成,刷新“深圳速度”,成了深圳人一个新的精神载体,也代表了港资在深圳的崛起。

而从产业角度来说,在更早的1981年,20层高的电子大厦落成,以它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华强北电子商圈。1988年,赛格电子市场开业,迅速出现了购销两旺的景象,配套市场也越办越火,电子行业成为特区财富积累第一桶金的“起步”产业。1999年竣工的高达355.8米的赛格大厦,也被称为“竖起来的华强北”,代表了华强北电子市场的高度。

有分析认为,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电子大厦、国贸大厦、上海宾馆体现出深圳特区早期依靠“三来一补”发展经济的典型特征,90年代先后崛起的地王大厦和赛格大厦,则预示着商业地产和信息科技时代的到来。

2007年京基100竣工,以100层楼高441.8米取代地王大厦刷新了深圳的高度,直到2012年,它都是深圳唯一超过400米的摩天楼城市综合体。

京基100的原名是京基金融中心,被认为是一座代表深圳金融属性的摩天大楼。根据深圳市政府的规划,蔡屋围金融中心区将建设成为深圳市的金融中心,京基100地处蔡屋围金融中心区,它的诞生有利于巩固罗湖在深港金融合作圈的核心地位,同时也在地理上促进了深圳金融产业链的合理配置,强化了深圳的金融集聚性。

2012年10月南山后海,华润集团总部大厦项目奠基,建成后将高达525米,刷新深圳西部建筑高度纪录,而此举更为重要的意义是,标志着又一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内地的总部正式落定深圳。

福田中心区,还处于在建状态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已然摘取了“深圳最高楼”的称呼。4月30日平安金融中心封顶,主体高度已经达到600米,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中国平安的总部大楼。

平安方面表示,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在立项之初就确立了能满足国际一流金融企业办公要求的目标。正式运营之后,平安将先吸引一批大型跨国金融企业入驻,打造出金融产业的集聚优势,然后靠这种优势对实体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天然吸引力,形成产业互补联动的健康经济链条。这也正体现了深圳依靠金融业带动整盘经济发展,加速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规划。

目前,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主体高度已经达到600米,正式跻身世界超高层建筑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