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著名学者及著作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属绍兴),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迁徙到会稽。王充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后来到京城,到太学(中央最高学府)里学习,拜扶风(地名)人班彪为师。《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
贾逵(30-101)字景伯。东汉著名经学家、天文学家。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
代表作则有《春秋左氏传解诂》三十篇,《国语解诂》二十一篇。另著有《春秋左氏长传》二十卷,《尚书古文同异》三卷,《毛诗杂义难》十卷,《周官解访》等,均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黄爽《汉学堂丛书》均有辑本。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东汉时期最著名的《五德》是那《五德》?大神们帮帮忙
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 汉代起初在汉高祖刘邦时,张苍认为秦国祚太短且暴虐无道,不属于正统朝代。应该由汉朝接替周朝的火德,所以汉朝之正朔应为水德。到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德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因此汉朝有时也被称为“ 炎汉 ”,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 炎刘 ”。 在王莽篡汉之前,一般采用五行相克说。交替顺序为: 黄帝(土)→夏(木)→商(金)→周(火)→秦(水)→汉(土)。 王莽篡汉后为了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采用了刘向父子的五行相生说,并修改汉朝以前诸朝代的德性,交替顺序为: 黄帝(土)→夏(金)→商(水)→周(木)→汉(火); 一直到元代皆采此说: 汉(火)→曹魏(土)→晋(金)→北魏(水)→北周(木)→隋(火)→唐(土)→ 后梁(金)→后汉(水)→后周(木)→宋(火)→金(土)→元(金) 自元之后,又变为相克说: 元(金)→明(火)→清(水) 自秦汉直至宋辽金时代,五德终始说一直是历代王朝阐释其政权合法性的基本理论框架。“故自秦推五胜,以水德自名,由汉以来,有国者未始不由于此说”。但宋金以后,沿袭千余年的五运说最终被逐出儒家政治文化的主流而趋于消亡。
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