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金银铜器

瓷器中的梅瓶与蒜头瓶哪个历史悠久?

可以确定,蒜头瓶要早于梅瓶。

蒜头瓶的胎,属于长颈胎,梅瓶的胎,叫做短颈胎。

胎型的出现早晚,并不是基于制作技术。因为两种胎型的塑胎和烧制难度差别不大。

在古代,人们还没有把瓷器当成赏玩品的时候,最看重的,是实用性。蒜头瓶削肩圆腹,而梅瓶丰肩瘦底,显而易见,蒜头瓶的重心更稳。

1973年在河北武安磁山首次发现并得名的磁山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测定,距今7900年以上。它早于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该文化出土了很多陶器,主要有鼎、罐、盘、豆、三足壶、三足钵、双耳壶等,器物以素面无文者居多,部分夹砂陶器饰有花纹。

除了原料和釉料以外,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这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所决定的。

无可否认的是,陶器是瓷器的祖先。

磁山文化出土的陶器,看以看到,形式跟蒜头瓶相似。

1980年,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的一批原始青瓷片,属距今4000余年前的龙山文化晚期。有大量出土的青釉瓷可断定我国支持在商代中期就已发明了瓷器。当时的青釉瓷生产以长江中下游较为发达,釉色多呈青黄,在氧化焰中烧成。

早期的瓷器,所看重的都是实用性。从出土文物的形状上来看,早期瓷器的胎型都跟蒜头瓶类似,最大的共同点是,都比较矮。

因为越高越细的形状,越不稳定。

到了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开始广泛流传起来。多种色彩的釉料也在汉代开始出现。东汉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

一直到了南北朝时期,白釉瓷出现,瓷器的观赏价值增加,这时,才出现了大量形状高细的瓷器,也就是梅瓶的雏形。

所以,梅瓶的出现,要晚于蒜头瓶很多。那自然是蒜头瓶的历史更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