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钱币

古代货币里面金、银元宝和铜钱三者之间兑换比例是怎样?逛街买东西要带哪种钱合适?

平时我们看古装剧,会发现古代人们在饭店吃饭或商品买卖时都是用金元宝、银元宝或铜钱来进行交易。那么它们之间是如何换算的呢?

古代的铜钱一般是最主要的流通货币,被古人戏称为孔方兄,其形状是外圆内方,一枚铜钱是基本的货币单位,称为一文钱。据考证,大约从隋唐以来,金、银、铜钱三者之间兑换基本上是这样的,一两金子等于十两银子,一两银子等于十贯(吊)铜钱,一贯铜钱等于1000文铜钱。受不同时期社会环境、生产发展、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三者之间的兑换比例有高有低,但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一兑换比例上下波动的。从隋唐到清末,金银之间的比兑大致在1:8到1:10之间。比如,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一贯(吊)铜钱,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时期,一两白银就可换一千六、七百文铜钱了;咸丰以来物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换二、三千铜钱了。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唐代的开元通宝铜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6克左右。那么古代的金银铜比价兑换成今天的人民币,大约可能这样的:1两金大约为3000元人民币,1两银为1贯铜钱大约为300元人民币,1文铜钱大约接近0.3元人民币。

古人称谁谁很富有就说他腰缠万贯,如果按一贯等于一两银子,那一万贯就是一万两银子,相当于300万人民币,放今天也算是百万富翁了。一万贯缠到一个人腰上,恐怕把这个人身上缠满也缠不完,放在一个人身上,那是很重的。在古时候如果逛街买东西,若买小宗物品,带上一贯以下铜钱足够,若是买大宗物品,还是带金钱或银钱为佳,毕竟金银价值高,便于隐藏,带着也更轻便方便些。

从《水浒传》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物品买卖价格放今天是否合适。如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30文钱一把切菜刀,也就是人民币9元,很合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时候,曾用5两银子定制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用的是十分好铁,考虑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别定做的,1500元人民币也不算过分。但是智取生辰纲的时候白胜卖给杨志一伙的家酿白酒竟要5贯钱,1500元人民币就有点太黑心了,也许是因为当时黄泥岗上白酒是稀缺商品,白胜又处于垄断地位,同时还有晁盖一伙在竞相抬价,才把这桶酒炒成天价的吧。

都说宋代官员奉薪很高,究竟有多高呢?根据宋史记载,宋代一个宰相的月薪是300贯,也就是合90000元人民币,年薪108万。一个八品的县令月薪15贯,合人民币4500元,年薪5万4千,考虑到宋代一个县令不过管几千户人家,也算不错了。同时除本俸之外,宋代还给官员职钱、禄粟、厨料、 薪炭等物品,和增给 、公用钱、给券 、职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贴。难怪人称宋代对官员的优渥无与伦比。也难怪宋江削尖了脑袋想招安当官,就是在今天看来,在宋朝当个官员确实达到小康以上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