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钱币

宋代为何大规模仿造古代青铜器?

宋代为何大规模仿造古代青铜器?答:是仿造,不是伪造。宋代大规模的仿造的是三代的【青铜礼器】,而且不是个人,而是朝廷官方,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礼制建设所需的礼器。--------------------------------------------------------------------------

我们知道宋代之前有一个「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大动荡」时期:

宋太祖赵匡胤夺取政权之后,他认为五代时期是「礼仪衰乱、礼崩乐坏」,他需要完善的「礼乐制度」才能得以稳定和巩固自己的政权。

所以,北宋的历代皇帝都十分重视「礼制建设」。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作为宗庙祭祀之器的三代青铜器,是礼制的载体和象征,也即所谓的「藏礼于器」。

因此,夏商周三代的青铜礼器,自然备受统治者重视。

所谓「礼失求诸野」,特别是到了宋徽宗时代,他推动礼制的大改革,考订、统一礼器的外形和规格,喜爱古物和收藏的他,也极力在民间搜寻三代青铜器:

引自:郭月琼. (2011). 宋代仿古青铜礼器研究 (Master's thesis, 中国艺术研究院).页86

在宋徽宗的推动和提倡下,士人都以「收藏鉴赏、考订研究」青铜器为雅好,形成了一种「考三代古风,效三代礼制」的学术风气。

研究青铜器的金石学,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宋代出现《三礼图》、《金石录》、《宣和博古图》、《考古图》这一些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

吕大临的《考古图》

所以,金石学这门学问在宋代的兴起,跟宋代政治背景和宋徽宗个人喜好密切相关。宋代金石学著作达到34种之多。

引自:杜遒松. (1993). 青铜器鉴定.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页15

今天,研究青铜器这门学问,就是宋人奠定的基础:青铜器分类、命名、铭文,大部分都是宋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当然,错误和局限性也很大。

所以,宋代统治者对礼制建设的重视,影响了文人的学术偏好,导致了宋代特别是徽宗时期,收藏、研究三代青铜器的风潮。

但是,三代的青铜器,从汉代以来就陆续出土,但是,真正三代青铜器毕竟是很少的。

宋代朝廷致力于恢复古老的礼制,宫廷、宗庙等全国各地的祭祀典礼场合,都需要用到青铜礼器,就更加一器难求。

宋徽宗时期,掌管礼制的官员上奏说:国家用的礼器跟士大夫收藏的三代青铜器形制不同,不符合「礼制」,要求朝廷收集出土器物,建立「资料库」,然后制造符合古代礼制的青铜器。

宋徽宗采纳了这个建议,朝廷开始仿制三代青铜礼器,满足国家各种政治场合的礼仪用器:

引自:郭月琼. (2011). 宋代仿古青铜礼器研究 (Master's thesis, 中国艺术研究院).页86

因此,官方的仿制青铜器,主要是满足礼制建设所需的礼器。

我们知道宋徽宗是一个全能的艺术家和鉴赏收藏家,其艺术鉴赏能力是一流的,而且是朝廷官方机构仿造,不是简单「照搬、复原」,而是「循古之意而勿泥于古,适今之宜而勿牵于今」的承古革新。

宋代仿古青铜器流传到今天并不是很多,枚举下面几件:

宣和尊和政和鼎:

图引自:邓昶, & 朱和平. (2016). 宋代仿古青铜器造型的设计学考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5), 72-78.

大晟蕤宾客钟

引自:杜廼松. (1990). 宋元明清铜器鉴定概论. 故宫博物院院刊(4), 49-63.牛鼎:

南宋时期也有一些仿古青铜器,如绍兴豆:

-----------------------------------

综上所述:宋代统治者注重礼制建设,致力于恢复古老的礼制,以求国家的长治久安。「藏礼于器」的青铜器,成为官方恢复礼制的主要载体,宋徽宗时期,官方对三代青铜器特别重视,广泛在民间搜集。宋代官方的重视,也影响了当时的学术风气,文人中也出现了收藏、研究古青铜器的风潮。「国家礼制建设」和「文人收藏研究」,产生大量的古青铜器需求。但出土三代青铜器毕竟是很少的,那么官方仿制三代青铜器,满足政治层面的礼器需求,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宋代官方仿造青铜器,不是伪造青铜器,因为官方不是为了牟利,不需要伪造成三代的古董,而且仿制的青铜器上的铭文,一般都有的宋代年号和时间、器主人名字。

当然,由于宋代皇家和文人的搜罗,数量稀少的三代青铜器,在宋代就成为价值不菲的古董,自然就会有人造假谋利。这就是另一个【宋代青铜器伪造】问题了。

当时的金石学家的著述,确实已经有涉及青铜器的鉴定和断伪。

比如:宋人赵希鹄所著的《古钟鼎彝器辨》,提到伪造青铜器的色泽、锈蚀的方法,用「色、味、声」来辨别真假,可见伪造青铜器在宋代已发展为专门的技术。

引自:杜遒松. (1993). 青铜器鉴定.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页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