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法兰西学院的华人艺术家朱德群有哪些故事?
朱德群先生,旅法画家、被现代绘画史家称为“把东方艺术的细腻与西方艺术的浓烈融合得最成功的画家”、全球华人的骄傲、艺术大师、艺术名家、“留法三剑客”: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留法艺术家、有名画家、当今著名海外华人艺术家之一、旅法有名抽象画家、国立艺专的最后一位剑客。
1997年12月17日旅居法国42年的华裔抽象画家朱德群当选为法兰西学院艺术院士。他是法兰西学院制度建立两百多年以来第一位荣任院士头衔的华裔画家。1999年2月3日法兰西学院古波勒圆顶礼堂,朱德群接受了隆重的院士加冕典礼。
法兰西学院的主要的就是一般的艺术家就是创作的艺术家就是到了相当的水准以上,他们才可以在选举的时候才可以被选举,这好像对他来讲就等于是好像对他工作上的一种肯定,所以这一点他觉得他工作了几十年、他觉得这个对他来讲说是最大的安慰。
法兰西学院的院士一共有两百五十名,并且这一数额是固定的,只有在位院士逝世以后才能进行递补院士选举。和朱德群同时参加角逐的还有朗日,他也是法国的著名画家,但是院士头衔却只能授予他们其中的一个人。因为竞选人有时候很多,不止有两个人,有时候是四、五个,有时候是六、七个人参加,所以很多他们选了很多次都选不上。自己讲一件事情很简单,左拉,你们学过的写作家,他竞选了24次都没有选上,直到他死都没有选上,所以有时候有很多问题不见得就很容易选上,因为一般投票的这些院士都是比较在水准以上,他们都是专业的,所以这东西没有,所以作品不够的话他们不会投票的。
法兰西学院是法国最高的荣誉机构,是两百多年来的法兰西思想库。按照惯例,院士加冕要穿深绿色金绒刺绣的院士大礼服,佩戴象征国宝荣誉的院士宝剑,朱德群没有用西方传统的宝饰,而是选用了中国文人喜欢的汉白玉镶在了肩边,他说这样正可以象征他的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相和谐的绘画风格。因为每一个人的剑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他自己的生活的背景不一样,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所以他那个剑上他就放了有几块玉,因为中国人喜欢玉,而且比较尊重,里面有一块玛瑙是商朝的,这是他朋友帮他找到的,另外还有几块玉,所以他就镶在那个剑的剑把上面。
成为院士以后,朱德群的社交活动也随之增加了不少,在画布前游刃有余的画家却对参加各种应酬感到十分地苦恼。同人接触啊,自己没有这个才气,自己讲实在话,自己这个人比较好像不是那个、有些人比较外向,自己这个人比较内向,所以他对这些事情他有时候感觉到很烦恼,他总是希望你能够尽量地减少这种同外面的接触,当然学院内的会那是很多,这都没有什么问题,就去开会。但是,除此以外的社会活动他对这些他不太习惯。
1920年,朱德群出生在江苏萧县白士镇一个殷实的中医世家里,朱德群的父亲不仅医术高明,还是一位颇具水准的业余文人画家、收藏过不少古代的名画。父亲的爱好影响了幼年的朱德群,他也成为朱德群绘画生涯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有时候呢他们一到夏天、天热,因为在箱子里面,要把画从箱子里面拿出来晒一下,因为怕潮湿,所以每次见对他有一种影响,从小的时候像写字、画画都是他父亲的关系。进入初中后,朱德群的个头迅速向一米八挺进,篮球取代了他对画画的兴趣,父亲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削弱,老师也认为朱德群有运动天赋建议他报考上海体育专科学校,但是却遭到了朱德群父亲的极力反对。自己(朱德群他)要进体专,他父亲说不要,他说你这个运动你到30岁以后、人老以后,根本没有什么前途,因为他父亲本人喜欢画,他也买了收藏了不少画,他自己也画着玩,好像就是消遣着画,后来他说我进艺专,他就非常赞同,就赞许他,所以朱德群他就去考杭州艺专,结果就考取了。杭州艺专讲究中西兼修的学风,开拓了朱德群的思维和视野,正规的绘画教育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对朱德群影响最深的老师莫过于画家吴大羽,那时朱德群每天都要到西湖边上写生风雨不误,然后把作品交到吴老师那里接受点评。很多年后,朱德群仍旧铭记着那些教导,并把它们视为创作抽象画的座右铭。头几年就画中国画,学校里面吃早饭以前、床前有一个板凳、放着一个砚台,自己的左手可以磨墨,就是那时侯学的,天不亮就磨,等一亮、马上起来就画。用左手磨墨、右手画就是那时侯训练出来的,就变成习惯了。吴大羽他们教我(他)们的东西都是后期印象派的东西,所以比较接近就是现代绘画,吴大羽是个很好的老师,而且他很、他的中文各方面修养都很好,他教的他们丶他们很幸运碰到这一个好的老师,还有潘天寿,潘天寿一个非常好的老师。朱德群在杭州艺专的另一个收获就是结识了他一生的挚友、同为世界知名的画家吴冠中。吴冠中本来是在浙江大学附中学电机的,他受军训的时候同朱德群他在一起、在一班、在一起,所以这样认识的。后来他说他喜欢画嘛,后来军训完以后他就到杭州艺专去了、跟朱德群他一块,后来他就考杭州艺专,结果就考取了,考取了以后就比朱德群他低一班,本来他应该同他同班的。他进杭州艺专以后,因为他进去以前自己就认识在一起,所以他们进去以后一般都在一起、画画也在一起,确实是学校里他们是最熟的一直到抗战到毕业都在一起。
吴大羽对塞尚的推崇引起了朱德群对他的兴趣,塞尚是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而巴黎又是印象派的故乡,朱德群萌生了前往世界艺术之都巴黎的愿望,尽管接下来的日子朱德群经历了战火纷飞的流亡岁月,功成名就的显士生活却仍对巴黎心驰神往、痴心不改。“他们这样、他们就喜欢到巴黎来,那个时候他们在重庆胜利以后不是政府还都的时候回南京,吴冠中考取了法国教育部的公费来法国,朱德群他那时候就在南京、后来开了一次展览会,开展览会就是那批画统统卖掉,自己来法国就是那批钱、就是卖那批画的钱来的。1955年5月5日,驶自台湾的法国级游轮“越南号”将刚满35岁的朱德群送到了法国南部的海港马赛,同船抵达的还有一位名叫董景昭的美丽女孩,抵达巴黎的当天朱德群和董景昭便迫不及待地拜谒了神往多年的卢浮宫,兴奋异常的朱德群意识到离别祖国的大陆和台湾他在法兰西大地开始对艺术与人生新的壮游之旅就从这一天开始了。从前他们来的时候只有船,当然飞机很少,也没有人坐飞机,到欧洲来都是坐船,在船上从香港到马赛一个月在船上、经过很多地方。董景昭说,“这是一个巧遇,自己也不知道他是坐那个船去了,后来才发现他是在同一个船上。”天刚亮,天那时候是5月里嘛,夏,有雾、黑乎乎的,他们吃过早饭就去卢浮宫博物馆去看,就是要看一看到底是什么东西。100美金一个月住房子、吃饭,就是连零用钱都够100块钱,现在100块钱吃一顿饭就吃光了,从前那个时候100块钱可以待一个月。1956年4月,朱德群创作的《景昭肖像》获得了法国国家春季沙龙的银奖,由此他的古典写实作品才开始受到法国画坛的关注,奠定了他在法国奋斗的基础。这幅画也成为朱德群二十年古典写实绘画生涯的终极之作。之后,他放弃了具象绘画的创作转到能使他更加自由表达的抽象绘画领域。
春季沙龙是法国过去18、19世纪的一个国家沙龙,有奖,比较很正统的沙龙,他就去参加,因为这是比较画画基础好的人很规矩的,他参加了两次,得了两个奖,后来他的画变了,他就没有再参加。如果说沙龙是艺术家的奥林匹克比赛场,那么画廊就是画家的艺术股票上市交易所了,而朱德群对这一方面的知识几近于零,巴黎靳尚特画廊艺术部主任巴聂的登门造访给朱德群的生活带来了全新的变化,经过巴聂的运作,朱德群不但在法国开辟了一片独特的天地,还成功地打入了国际画坛。一大早他(巴聂)到旅馆来、敲他的房门,自己就奇怪自己说一大早什么人来我这里,他来跟朱德群他讲,他说我们要完全管你的画、订一个合同,他说你到画廊来,就这样认识的。后来他跟他订画廊,这个画廊你的、他的全部画他都买去,那么就每个月付钱,这样朱德群他就待下去了,合同订了六年,六年他觉得六年他在这里生活一点问题都没有。如今朱德群的名字已经享誉世界画坛,一幅画可以卖到60万欧元,面对滚滚而来的财富朱德群说他画画不是为了钱,目的只有一个,出于对绘画艺术的热爱。自己画画挣钱没有一点意思,一个画家不是为钱画,假如为钱画,这个画家就不会存在了,画家是为自己的理想而(来)画,假如你画出来的有人买这也很正常,好的画家经常粗制滥造,过不了几年,这个画家就不存在了。订画的人要的多自己告诉他没有画,现在当时有人买画,他说没有画、自己不卖。60年代中期,随着作品的日趋成熟,朱德群产生了与前辈大师对话的愿望,为此,他特意跑到台北故宫的珍宝库去看古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回到巴黎后,他就画出了与范宽对话的抽象巨幅,题名《源》,接着他又创作了一幅与北宋画家郭熙《早春图》的对话抽象作品《早春》,朱德群凭借着抒情而充满诗意的抽象绘画,被法国现代绘画史家称许为“把东方艺术的细腻与西方绘画的凝练,融会得最为成功的画家。”一个画家要对过去的东西也要了解、你要能够接受,这对于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好像历史对一个人、对每一种学术这东西是不能够缺少、这东西也是一种过去的经验,加上你自己新的东西慢慢地转变过来的,过去的画家像范宽的东西你永远不会有问题的,他至少代表着他最好的水准,至少代表着他当时一个时代最好的画家,这个东西没有办法,不能够否认历史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