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瓷器

古代欧洲明明有玻璃器皿,为何还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

大家好,我是优画君,优画网主编。优画网,一家有品位、懂生活的艺术电商。我们的口号是:“简单艺术,简单生活”。我们的愿景是:“让艺术创造价值”。很高兴回答这个有趣的问题。

古代欧洲明明有玻璃器皿,而且这种玻璃器皿的制造工艺还相当高超,却为什么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呢?让我们从历史角度、实用性角度、心理角度和经济学角度四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吧。

从历史角度上看,欧洲进口中国瓷器,是一种贸易活动,也是一种关于异国情调的发现。由唐至清,在长达10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瓷器大量通过中外船舶被运往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水下考古打捞上来的9世纪“黑石号”海船、12世纪“南海一号”海船以及明万历年间的“南澳一号”海船,均装有数以万计的各类瓷器,这是中国瓷器出口千年绵延不断的历史物证。15世纪以前,虽然日本、朝鲜乃至波斯、阿拉伯等地区也都出现了中国瓷器的仿制品,但其质量和规模远无法与中国瓷器相抗衡。当瓷器的传播网络已经覆盖了大部分亚洲地区和部分东非区域之时,中国瓷器在欧洲还极为罕见。从16世纪起,这一切开始发生变化。

1499年9月,首航印度的达伽马返回里斯本,将一打从印度带回的中国瓷器进献给了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1517年葡萄牙船队抵达中国,便开始为其国王定制专属的瓷器。保存至今的一把1520年生产的青花宽口执壶,绘有古式地球仪图案,既是葡萄牙国王的私人纹章,也是大航海的象征。从此,瓷器成为中欧贸易中最大宗的商品之一,欧洲也成为中国制瓷业的重要市场之一。

中国瓷器以如丝般的光滑润泽、美观的器形以及丰富多彩的纹饰,迅速成为欧洲市场上的抢手货。一些王公贵族对瓷器如痴如醉,不惜重金竞相购买。有“瓷王”之称的萨克森选帝侯兼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二世拥有35000多件瓷器,他曾用600名萨克森士兵与腓特烈·威廉一世交换151件康熙时期的青花瓷。有学者估计,17—18世纪英国、荷兰、瑞典、法国等国的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运回的瓷器总量高达三亿件以上。中国瓷器改变了欧洲人的餐桌礼仪、室内装饰、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也对欧洲艺术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实用性角度,当时欧洲制造玻璃的工艺和技术虽然发达,但玻璃容器制造的难度要高于瓷器,从这个角度上说,瓷器比玻璃器皿更经济。然而,物以稀为贵。很长一段时间,瓷器的上釉都要依靠长期经验摸索出来的秘方来调配,欧洲人自己生产不出来。这就更加重了欧洲人对瓷器的好奇心和需求。

从心理角度看,欧洲人对瓷器的热爱显得非常易于理解。人们总是对异国他乡怀有一种浪漫的憧憬和美好的想象。对于异域风情的事物,人们也总是渴望拥有。正是基于这种特定的心理,东方,中国,这个古老的大国,在欧洲人的眼里“遍地黄金”,蕴藏着众多奇珍异宝。中国人制造出来的瓷器如此光泽动人,像一位处女等待着爱她的人来占有她的身心。在西方人眼里,中国瓷器之美浑然天成,他们极度热烈地渴望拥有。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欧洲人大量进口瓷器,原本是一种民间的贸易行为。商人们进口瓷器,能在本土卖个好价钱,赚取可观的收益。然而,当大批量的瓷器进口导致大量黄金外流,欧洲经济受到创伤,法国等多个国家的政府便开始致力于解决这一现象。政府下令在欧洲本土建造仿制瓷器工厂,以满足欧洲人对瓷器的需求,扭转贸易逆差。这时,不断有人提出限制进口瓷器的数量。但进口瓷器仍然没有终止。